近日,第82届IFA年会在悉尼隆重召开。IFA年会是由IFA(国际肥料工业协会)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国际性行业盛会,汇聚全球肥料行业知名的科研院所、生产商、贸易商、咨询机构等会员单位的代表共襄盛举。本次会议吸引了近40家中国化肥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精英前往交流,中国农资传媒作为此次会议的唯一受邀媒体,对会议进行了跟踪报道。
会上,记者了解到,在全球产能过剩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不仅一些传统的化肥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备受市场关注,非洲、澳洲等地区的化肥生产与需求也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而全球化肥贸易竞争白炽化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依然是决定国际化肥贸易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
尿素:中国企业急于出口陷被动
今年进入4月以来,国际氮肥价格一路下滑,中国尿素价格受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本次IFA会议上,虽然距离中国尿素淡季窗口打开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但全球氮肥出口商、进口商和贸易商都在密切关注中国企业的动向,中国行为成了行业分析尿素市场的核心因素。
2014年一季度中国出口的尿素共196万吨,是自2008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点,这些出口一部分是保税仓产品,主要得益于净出口值的15%关税加40元/吨人民币的关税政策。印度依然保持着主要的尿素市场进口量,一季度进口量达到40.9万吨。
近几个月来,尿素价格依然疲软,5月从尤日内运输的尿素要价不高于285美元/吨离岸价,招标的低价继续降低。此外,天然气供应继续影响埃及和乌克兰的生产,但是目前还没有影响产品的供应,伊朗的竞争使中东的利润受到压力,欧洲市场的现货需求已经有所减弱,表明埃及供应商为了释放5月的产量而下调价格。据记者了解,此次IFA会议期间,已经有贸易商将中国尿素出口的报价下调至245美元/吨,意味着一旦关税大门打开,部分生产商为了消化库存以低价让利出口尿素。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新亚副总经理告诉记者,相对于磷铵,今年国际尿素价格降得太低,出口的价格明显低于生产成本。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小规模生产企业低价竞争,千方百计挤入国际市场。他认为,这种买空卖空的操作方式并不理性,中国出口商在7月窗口期打开前3个月便开始低价出货更是不战而败的表现。他分析:“在供需形势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目前国内、国际尿素市场的走势大部分取决于营销战略的操作。今年国内尿素的产量和需求较去年没有太大变化,但去年上半年尿素的平均销售价格为2100元/吨,今年为1500元/吨,同比下降了600元/吨。IFA会议上,很多中国贸易商以260美元/吨的价格销售大颗粒尿素,但近期国内出现大颗粒尿素紧俏、部分地区价格暴涨的情况,贸易商的价格又面临了倒挂的压力。”因此,他建议,在国际市场低迷的时候,国内出口商和贸易商更应理性操作,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避免相互压价的无序竞争。
毫无疑问,中国尿素出口成为国际市场低价的风向标。英国Integer咨询公司分析师Oliver Hatfield分析,氮肥市场进入了以成本定价的循环体系中。他说:“氮肥价格更加疲软,并且进入了持续的成本定价阶段,了解工业成本和利润对于决定市场走势和基准价十分关键。中国和一些欧洲装置成为决定了这个低价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氮肥过剩严重,而且继续恶化,而欧洲和乌克兰的生产商在不到300美元/吨的基础上挣扎着盈利。但中国出口不仅撼动着尿素市场和硫酸铵市场,也包括硝铵市场。”
未来,全球氮肥的产能还将不断扩大,中国依然成为新增产能的主要国家。IFA预测,全球农用尿素需求估计于2017年增长至1.58亿吨。需求增长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北美和拉丁美洲,共占全球尿素需求增长的90%。印度农民肥料合作社(IFFCO)销售主管Rakesh Kapur预测,印度尿素需求将继续根据磷肥和钾肥的零售价而改变,估计2014-2015年度印度尿素需求与去年同期3050万吨相比减少至3010万吨,今年尿素进口量估计为700万-800万吨。
供应方面,所有生产商都认为自己在开展在建项目和计划建设项目时都是出于产业理性发展的考虑,但是全球所有在建项目和计划项目累计起来,将为短期和中期市场的平衡带来不小的挑战。IFA预测,2013-2017年,全球将新建220个化肥生产项目。其中合成氨在建项目75个、尿素项目55个,将使氮肥产量增加19%。尿素产能将由2013年1.82亿吨增长至2.07亿吨。同时,IFA估计,尿素产能以平均每年4.5%的速度增长,而需求增长率不超过3.5%。同时,由于目前一些在建项目受到成本过高、技术陈旧、设备不齐全、财力不济等因素的阻碍,未能按时完工投产,且美国页岩气初期项目也可能面临税收等限制,因此,估计有300万吨尿素无法投入生产。IFA预计,全球氮肥市场将持续疲软,但也不必过于悲观。
钾肥:变数颇多须静观其变
钾肥市场经历了半年的迷茫期后,今年4月,印度对2014-2015年度(2014年4月-2015年3月)钾肥新合同的敲定,终于使国际钾肥市场恢复平静。俄罗斯乌拉尔钾肥Uralkali与印度主要进口钾肥公司之一IPL达成新年度钾肥供应合约。根据合约,在2014-2015年度,Uralkali将以氯化钾到岸价322美元/吨,180天信贷,向印度供应80万吨钾肥,该价格为7年来的最低点。同时,IPL公司与BPC商谈30万吨合同。印度合同322美元/吨到岸价意味着本年度的钾肥进口价格较2013-2014年度减少了105美元/吨。
中国同样是钾肥进口的主要市场之一,2014年一季度的钾肥进口量保持在理性的水平。有数据显示,1月中国进口47.74万吨氯化钾,而去年同期为45.935万吨,比2012年进口60万吨低21%。俄罗斯占2014年1月供应量的50%,以色列占23%。据统计,2014年4月份我国氯化钾进口74.78万吨,同比减少21.55%;1-4月份累计进口237.93万吨,同比减少10.97%。2014年4月份硫酸钾进口0.4953万吨,同比减少68.57%;1-4月份累计进口2.695万吨,同比减少42.73%。
除此之外,供应商特别对巴西市场抱有积极的看法,希望能在巴西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据英国Fertecon咨询公司分析师分析,今年一季度巴西市场的钾肥需求一直十分强烈,进口商需要购买货物补充库存,特别是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难得的低价——不高于到岸价350美元/吨,因此,供应商对巴西市场的需求旺盛抱有很大的信心。据统计,今年前2个月,巴西进口了112万吨钾肥,较去年同期78.09万吨增加了43%。其中,俄罗斯为主要的供应商,供应量达到19万吨,其次为加拿大15.9万吨、德国14.9万吨、白俄罗斯13.5万吨、以色列11.5万吨、智利7.1万吨。有报道称,乌拉尔钾肥公司有信心在巴西市场上将到岸价提高10美元/吨至360美元/吨,并且计划5月销售15万吨。分析师认为,最终巴西的库存水平将决定钾肥贸易价格上涨的空间。2013年4季度钾肥库存大量减少,今年年初几个月库存保持在低位。6月巴西将开始施用钾肥种植甘蔗,因此使巴西成为市场亮点。其它拉丁美洲市场已经有一些接受360美元/吨到岸价。但是有分析师认为,巴西成为供应商的更大的挑战。在确定提价之前,巴西市场需要一个价格规定。钾肥市场在2013年7月之前,一直保持着价格的一致性,但是自从乌拉尔钾肥和BPC之间为了抢占市场而展开一轮价格战之后,扰乱了市场的一致性。进口商因此期待钾肥进一步下滑。
不只是巴西,东南亚许多现货市场也抓住了契机,许多进口商拒绝高价,特别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价格依然维持在300美元/吨到岸价。钾肥生产商计划在东南亚市场将价格推涨至350美元/吨到岸价,但是马来西亚的库存目前为35万吨,涨价有一定的难度。供应商同样在努力推动越南市场的标准氯化钾价格至350美元/吨到岸价,而越南目前的价格为320美元/吨。一些进口商并不接受更高的报价,并且越南现在各种化肥的库存都较高,且处于淡季,因此推涨较难。
磷肥:出口谨防一“赌”为快
相对于氮肥价格的一路走低,今年的国际磷肥市场到目前为止一直保持在平稳获利的状态。美国Indagro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ames T Ortiz表示,今年全球磷肥市场存在一定的挑战和机遇。他预计,全球磷肥市场将在2014年更加平衡。他分析:“2014年全球二铵供应量将从2013年的2860万吨增长6%至3034万吨,而全球二铵需求将从2711万吨增长13%至3069万吨。二铵供应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摩洛哥,同比增加38%至238万吨,俄罗斯将增加26%至139万吨,而中国供应量可能从1492万吨增加8%至1613万吨。需求方面,估计印度在去年需求滞后的基础上,今年购买积极性将急剧上升,预计印度今年进口需求将从去年320万吨增长75%至593万吨。然而,二铵补贴政策并不利好,且在卢比贬值的情况下二铵销售价格相对提高,因此印度二铵销售量还不确定。印度同样是中国消化过剩产能的主要市场,预计中国今年将出口500万吨二铵和190万吨一铵。
备受关注的印度市场在去年大幅减少磷肥进口的情况下,成为支撑磷肥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但Rakesh Kapur认为,磷肥供应商是否能够大量进口,依然取决于印度现行补贴水平和零售价格。他表示:“估计全球二铵贸易量将从2014年4月的120万吨增长至10月170万吨。2014年产能增加会降低全球二铵价格,并刺激印度进口。印度雨季天气条件不利将限制下半年进口。预计2014-2015年度印度二铵进口量400万吨,三元复合肥20万吨。”
经过了2013年磷肥价格的持续下降, 2014年1季度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强烈的需求支撑了美国湾二铵离岸价,到一季度末达到了近500美元/吨。有分析师认为,近几个月来,二铵和一铵市场比较平静,因为进口商都在等待中国出口季节的启动,中国生产商和贸易商将向市场低价销售大量磷肥,并且价格开始下滑,然而,这将刺激购买商回归市场,特别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亚洲和南美其它国家的进口需求。但随着这些地区进口量达到高峰,市场价格将在6月和7月坚挺,预计磷肥市场将在起初的疲软后恢复稳定。英国Integer咨询公司分析师Monica Baker认为,2014年1季度,磷肥价格的回升意味着二铵的利润有所提高,但原料的价格也在上涨,支撑着磷肥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她说:“近几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磷矿供应量逐步提高,刺激磷矿价格的波动,特别是突尼斯和叙利亚磷矿产能急剧扩张,导致未来磷矿市场的发展趋势不确定,对下游磷肥供应和市场走势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国内出口商的角度来看,今年的磷肥价格为企业出口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同时市场的稳定运行也给企业理性出口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云南祥丰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丽芬表示:“磷肥出口企业经历了去年的恐慌,今年在发货和生产方面都更理智。去年许多企业抱着‘赌’的心态,在硫磺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即使初期亏钱,也寄希望于价格回调时盈利,但全年结算下来,大部分企业都有严重亏损。今年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赔不起,同时国内磷肥生产企业成本较高,已经没有降价空间,因此支撑国际磷肥价格保持稳定。与去年价格不好、卖不出去的状态相比,今年近1、2两个月虽然价格并不理想,但至少有成交的可能。卖家对今年的出口市场都抱有一定的希望,但是否能够真正盈利并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