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们每一位记者都能在工作中把握住‘关键时刻’!”周五的评报例会上,领导强调了“关键时刻”对每个人、每个团队的特殊意义。
说起这“关键时刻”,源于我们悦读版的一个栏目——农金人荐书,那是一家农商行向大家推荐的一本书籍,叫做《关键时刻MOT》。如书中所说:“关键时刻”就是指客户与企业的各种资源发生接触的那一刻,这个时刻对营销成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回想起这一年来的记者经历,有穿行在田间地头和农民朋友一起谈心的亲切,也有采访基层信用社员工的感动,这些都让我对“关键时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解读。于他们而言,关键时刻就是一份希望、一个转折、一种成败。
“大雁来,种小麦!”四季轮回、春耕秋收,农信社就赶在节骨眼儿上,为百姓提供资金保障,贷款的及时到位帮百姓们种下“希望”!
于农民朋友而言,需要资金的时候就是他们的“关键时刻”。因为有了资金的支持,他们才能更好地生产、更好地发展,他们未来的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生产资金及时到位,就是他们“关键时刻”的美好希望和转折。
“一些企业暂时出现困难,如果为了银行短期的利益而立刻停止贷款,就极有可能毁掉一个未来的好企业。”一家农商行的行长在向我解释为何不能轻易放弃每一个优质客户时这样说。
于信用社而言,帮助需要资金的客户解决燃眉之急度过危机,就是他们的“关键时刻”。想客户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贷款资金的及时到位不仅成就了客户们期待的关键时刻,同时,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的“关键时刻”,既有采访时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观察力,也有文章见报后铿锵有力的呼吁与呐喊。这些“关键时刻”成就了我们作为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有时,“关键时刻”早早地守候在那里,为了迎接它你已做足了功课,稳操胜券;有时它却像个顽皮的孩子,做着鬼脸突然出现在你面前,让你手足无措。无论“关键时刻”何时出现,请认真对待,从容面对。一次次地把握住了“关键时刻”,也就把握住了我们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