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6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积极打造现代银行 当好农村金融主力军
——广西农信社服务“三农”发展纪实
□ 谢咏任

 

核心提示:

    广西农信社积极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当好农村金融主力军,致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鼎力支持弱势群体就业创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热心公益事业回报社会,该区农信社已发展成为该区机构和人员数量最多、资产规模最大、资金实力最强的金融机构。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能快就不要慢,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的指示精神,引导全体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创造性和实效性。

    该联社在全系统确立了“抓改革、促发展、强管理、带队伍、保平安”的工作方针,形成了“一个坚定,三个结合”的经营发展理念(即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坚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壮大自身必须与贯彻有关政策、规定相结合,坚持加强信贷营销必须与强化信贷管理相结合,坚持推进各项工作必须与加强外防内控相结合)。

落实国家经济金融政策

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广西农信社积极落实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支持绿色环保节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着力塑造适应主流、与时俱进的现代银行形象。

    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广西农信社牢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广西人自己的银行”必须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要求,始终着眼富民强桂新跨越大局,着力把全区农合机构培育成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排头兵,形成支持广西农业龙头企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民生改善、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支持地方重点项目建设的良好格局。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该区农信社不断深化转型升级意识,紧紧围绕品种调优、产品调整、规模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路线,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发挥资金引导作用,不断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先导性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对金属新材料、绿色食品制造、电子科技、农业生产大户和有市场潜力的种植、养殖户给予重点资金扶持。

    助力广西绿色崛起。该区农信社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信贷经营活动之中,积极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在信贷投放导向和业务操作中引入环境安全和节能环保要求,设置严格的信贷投放环保标准,将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落实到信贷资金贷前审查、贷中发放和贷后管理各环节,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优先予以信贷支持。启动“绿色通道”,加快办贷进程,加速节能环保项目竣工投产,解决了部分节能环保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实际问题,确保节能环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坚持服务“三农”方向不动摇

当好农村金融主力军

    作为全区落实惠农政策的重要窗口和联系政府与农民最紧密的金融纽带,广西农信社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创新金融产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该农信社紧紧围绕自治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部署,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累计发放扶贫到户贷款53亿元,发放扶贫龙头企业贷款115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35万户农户脱贫致富。

    服务“三农”成效显著。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该区农信社围绕稳增长、金融创新、增就业、保民生等方面,优化信贷结构,创新融资模式,简化贷款手续,持续加大对涉农、小微、民生领域等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8年来贷款保持较快增幅,以仅占全区金融同业20%的存款份额,发放了全区近50%的涉农贷款、近50%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人经营性贷款)和78%的农户贷款。截至2014年3月底,广西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2247亿元,比年初增加127亿元;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目标。涉农贷款接近全区银行同业“半壁江山”,居全区银行同业首位。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银行业涉农贷款投放情况通报点名表扬了广西农信社涉农贷款保持“两个不低于”的工作成效。

    全面推进服务手段创新。该区农信社将城乡金融一体化作为企业重要的责任目标,成功发行了桂盛IC借记卡、公务卡、金融社保卡、信祥卡,开通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在全区1133个乡镇具备网络条件的13682个行政村设立金融服务便民点,布设“桂盛通”POS机,在行政村(社区)布设各类自助设备4293台,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使农村的基础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改善,农民足不出村就可办理金融业务,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现代金融服务。

    大力创新支农信贷产品。该区农信社因地制宜推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以“信祥卡”“贷款证”为载体,积极推广“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农户循环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有效缩短农户贷款流程和提高办贷效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从原来的1~2万元提高到3~5万元;扩大贷款用途并灵活确定贷款期限。积极开展库区移民信贷扶持工作,开办库区移民权利质押贷款,期限最长可达8年,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动产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金香蕉”助业贷款、田七贷款、边民贷款等信贷品种,有效满足了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实施“履行责任,让利于民”工程。该区农信社专门下发涉农贷款利率管理文件,对库区移民生产生活贷款一律执行基准利率下浮10%,一般农户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不得超过10%~20%,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不得超过30%,困难农户子女上学、治病医疗、扶贫开发、计生诚信户等扶贫济困的农户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仅针对农民贷款利率少上浮一项,每年为农民减少利息支出约9.8亿元。

    同时,免收网银转账手续费、降低跨行转账、取款手续费等,每年为龙头企业及其他客户节约支出1000多万元。2014年又取消银行卡异地取款手续费,年让利额将达到1.6亿元,农信社把党的富民惠农政策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切实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关注弱势群体就业创业

    广西农信社不断改善对中小微企业、创业青年、创业妇女、下岗职工、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支持各类弱势群体,帮助城镇居民创业就业,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的现代银行形象。

    设立小微贷款专营机构。该区农信社积极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建立90个小微企业贷款中心,740多个服务专窗,优化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体系,简化小微贷款审批流程,推行小微贷款后台集中评审,实现信贷评审流程化、标准化集中处理,探索出一条快捷、高效、深受欢迎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新路子。截至2014年3月底,广西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3亿元,比年初增加79.8亿元,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目标,小微企业贷款居全区银行同业首位。

    开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为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该区联社指导各级农合机构简化经办程序和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对一些优质客户或低风险信贷业务,各县级农合机构开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如对白糖、淀粉、茧丝、松香等产品质押贷款,实行及时受理,限时办结,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行快审、快批、快放的办法,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时效和提升客户对农合机构的满意度。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