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暖心

□ 贵州省息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岳竹岩

 

    时光如逝,岁月如梭,冬去春来,昼夜更迭,转眼间我来到农信社工作已经一年有余了。回首往昔,无数感人至深的事例浮现于眼前,工作人员的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和往来客户的彬彬有礼、情深义重共同谱写出了一篇篇动人的乐章。

    王大爷是信用社的老客户,每一位在永靖分社工作过的人都一定认识。从年轻到年迈,老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把生活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到赶集那天必定会拿着他的各种存折来信用社登存折,查询粮食补贴,把这个月的养老保险取了,当资金汇总过千时又把钱存成定期。

    我记得那是个雨天,雨下得很大,街道上全是水,街上来往的行人打着伞匆匆前行。我和同事听着外面的雨声,整理着手上的票据,心里想着今天的工作算得上清闲了,一上午办理业务的人稀稀拉拉。“请你帮我看看来没来钱啊”,突然听见一句话,我一抬头看见是王大爷,老人家已经让大雨淋得湿透,手里拿着他那几个宝贝存折却干干净净。同事连忙拿给老人家纸巾要他擦擦水,老人家看着我们腼腆一笑,“来没得啊?”同事接过存折,仔细看了一下,大声说道:“还没来呢,老人家。”王大爷耳朵不好使,把身子凑近到玻璃上大声问“来没得啊,还没来啊?”同事站起身来拿着存折和老人说:“真没来,老人家,还得十几天呢。”老人笑着对我们说:“我就问问。”

    正在我们以为老人要走,而准备继续手上的工作的时候,老人弯下腰拿起放在地下的东西,敲敲我们的玻璃,我和同事才看见老人手中拎着一个大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大把豇豆,老人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用漏风的嘴巴和我们说:“拿给你们的,自家的,自家的。”我们这才明白,老人这趟其实是来给我们送他自家种的菜。同事连忙起身和老人说不能收他的东西,老人却坚持要把东西塞进来。一大包豇豆不可能通过小小的传递槽,我们解释了好几遍后老人似乎明白我们不能收,于是他收好他的存折,拿起雨伞,颤巍巍地走出了信用社。

    雨还在下,可我和同事心里暖暖的,在信用社工作虽然工作网点经常更换,可没变的是我们与客户的情谊,就像王大爷和永靖分社的情谊一样,十几年如故,老人家把我们当做亲人般对待,我们也把这位老人看成自己的家人,家人和家人之间又怎么会陌生呢?

    和王大爷一样,有一位经常来办业务的老人家,我们都亲切喊她李阿姨。李阿姨眼睛看不清楚腿脚也不方便,每次取养老保险都要花上很长的时间走到银行来,我和同事们看着李阿姨如此辛苦,就和李阿姨商量留下她的电话号码,等每个月的养老保险来了,我们就打电话给她,让她来取,就不用每个月多跑几趟了。李阿姨听了很高兴,连连拉着同事的手说:“好啊好啊,那就麻烦你们了。”

    一天下午我和同事正在办理业务,一抬头看见李阿姨冲着我们大家笑,同事问她来做什么,李阿姨神神秘秘地对我们说:“我给你们拿了点酥肉,是我自己做的,你出来我拿给你啊。”同事连忙说:“我们不能要您的东西,这是我们的规定,我们不能要客户的东西。”李阿姨听了却说:“这算什么客户,我给你们拿东西就当你们是我姑娘,你们天天这么辛苦,还对我这老人家这么好,每次来你们都对我有耐心,也不嫌我烦,知道我身体不好还给我打电话问候,我做点吃的给你们你们都不要?”我和同事连忙给李阿姨解释:“这是我们的规定,我们是应该关心您的,您真的不用给我们拿东西。”经过好一番劝说,李阿姨还是坚持要把东西留下,下班后我们看着一袋子的酥肉,心中百般滋味。

    进入农信社一年以来,我在学习进步,在这过程中我有感动过别人,别人也曾感动了我,而这种感动来自于我们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的良好互动,是客户和我们之间发生的件件小事,微不足道却日积月累从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件件小事就像一股股细小的暖流汇入心间,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