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边传来了儿子稚嫩的声音:“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接我呀?……”听着儿子的询问声,忽然间,我想起了身在老家的父亲母亲,细算起来,上次见到父亲母亲的时候是在3个月以前了。
挂断儿子的电话,我便拨通了老家的电话,“爸,这周我休息,回老家看看!”“儿子,你忙,就别回来了,天气这么冷,来回车上那么长时间……”
虽然父亲多次对我说如果工作忙,就别回去了,家里都挺好的,但是,心中对双亲的挂念却怎么也放不下。周六早上,催促儿子吃过饭,便带着儿子和媳妇,踏上了通往老家的中巴车。
路旁的庄稼地,小河、大山、杨柳滑过眼帘,无不触动着我儿时的记忆,车厢里老乡的交谈声时高时低,隐隐约约在我耳边环绕……闭着眼睛感受着家乡熟悉而亲切的乡音,一种莫名的幸福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回家真好!
刚在村口下车,远远地就看见了父亲,父亲的脸很瘦、很黑,虽然面带笑容,但却给人一种很沧桑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岁月留给父亲的印记。走近了,父亲笑呵呵地拉着儿子的手,说这说那,听不清楚父亲和儿子说的具体内容,只听见儿子咯咯地笑。看着父亲额头上稀疏的头发,两鬓已经斑白,微驼的背脊,像是什么东西压在父亲的背上,我的心不禁一颤,鼻子一阵酸楚,眼泪在眼眶打转,背过身子悄悄地擦干眼泪,心中默念,“父亲真的老了……”
“快走吧,你妈在家做了你最爱吃的小米粥烙饼饭,叫我出来接接你们!”父亲扭头对我和媳妇说。简单的话语却藏着深沉的父爱,因为我知道,肯定是他自己要来的!岁月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多少年的沧桑让这样一位老人历尽了磨难,长而深的皱纹已爬满了他的额头,看到父亲时心头是酸的,汗水是苦的,泪水却是咸的。
刚走进大门,一股饭香扑鼻而来,是母亲正在厨房炒菜。“你们快坐,洗洗手,饭马上就好了……”母亲边炒菜边对我们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告诉过我,她只念过一年书,并不认识太多的字,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是,对我而言,母亲虽不识字,却是在用她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的爱,对她来说,给子女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对我而言,这却是我怎么都吃不腻的“妈妈的味道”。
吃饭的间隙,母亲总要唠叨些左邻右舍的事情,东家的小子娶媳妇了,西家的姑娘快出嫁了……我非常享受这种感觉,因为我知道,我在他们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是那个需要她照顾和呵护的孩子。
虽然父母在电话中千叮咛万嘱咐地说“工作忙,就别回来了”,但是在父亲和母亲心中,对子女的回家是一种期盼,“前天知道你要回来,你爸昨晚一晚都睡得不安稳,早上不到八点就到村口等你们了……”
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临走时,我想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常回家看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为了父亲额上的道道皱纹、母亲头顶的根根银丝,为了游子那颗牵挂的心,让我们珍惜与他们相聚时的点滴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