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美国国家棉花总会(NCC)及美国国际棉花协会(CCI)访华高级代表团在北京举办行业媒体见面会。据代表团团长庄宝琪(John A. Burch)介绍,今年是中美棉业交流项目美国访华的一年,本次访华的目的是加深与中国行业的合作,代表团已前往拜访国家发改委,并与中国棉花协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进行了会晤,接下来计划参观中国纺织厂、港口、CIQ棉花检验室、物流园区和棉田等地,以更深入了解中国棉纺行业现状。在发布会上,美国代表团就媒体关心的热点问题做了一一解答。
问题一:如何评价中国棉业目标价格新政?
美方代表团:中国政府保护棉农利益的想法很好,实施新的政策也是非常令人鼓舞的。目标价格政策取代已实施了3年的临时收储政策,这本身就向前迈出了一步,它能够让中国的棉花市场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新政策的引入将使中国的棉纺织企业在与其他国家棉纺织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虽然在新疆试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最重要的是结果,但新政策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事物,政策是复杂的,而且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不论是中方还是美方,现在做任何结论都还为时尚早,这毕竟是新政策实施的第一年,不过目前中美双方都对新政策的实施效应感到期待。与中方的合作伙伴关系比任何东西都更重要,如果中国棉纺行业有需要,我们愿意提供有关资料供中国政府参考。
问题二:今年美国棉花政策从补贴变成保险是基于哪些因素?
美国代表团:作出调整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旧有的政策带给政府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为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不得不做出调整。从宏观角度来看,新旧政策差别不会太大。新政策对棉农提供的只是一个补充性的支持和保护,而对棉农而言,将更加以市场为导向,可自主根据价格选择是否种植棉花。
问题三:中国对美棉进口量减少,印度棉已占中国进口比重最大,而同时土耳其和墨西哥的进口增加,美方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美国代表团:中国虽然很长时间以来都是美棉最大的进口国,但土耳其和墨西哥也紧随其后,一直处在第二、第三的位置,中国进口美棉虽减少,但后两个国家的进口保持着稳定增加的状态。中国进口印度棉增加,主要是由于其价格优势挤占了美棉的一部分份额。土耳其对美棉进口增加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土耳其国内棉花产量减少,进口需求则相应增加;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土耳其纺织行业对美棉的偏好,土耳其的家纺行业主要打造中高端产品,对原料的质量要求较高,从而对高质量的美棉一直是支持的。而墨西哥偏好美棉可以从其地理位置毗邻美国,进口较为便利这一点做解释。美棉与其他国家棉花相比杂质少,污染少,其高品质、高纯度和高负责任是其主要优势。
问题四:目前科尔集团确定将去美国投产,美方如何看待中国纺织企业去美国投产?
美国代表团:我们将百分百支持中国纺织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这势必将促进美国棉花消费量的提升。当前,美国的棉花消费量约为80万吨,如果科尔的纺织厂在美建成并运转,将帮助美国境内的棉花消费量提升15%。据美方介绍,目前美国当地的棉花公司每个月都会接待中国方面的代表团,中方主要是了解关于美棉的优势和使用情况,而美国当地的州政府则会向中国企业介绍例如用电、农业及相关的政策等情况。不仅中国如此,墨西哥和印度等地也有纺织企业咨询在美建厂的情况。
问题五:当今化纤挤占棉花的纺织原材料份额,美棉将如何应对时?
美国代表团:棉花目前最大的敌人是化纤,所以美国棉花总会和美国棉花协会都在努力地推广棉花,因为棉花不仅是舒适度很高的一种天然纤维,作为清洁能源,对于整个生态环境它也不存在任何威胁。而且美方也对中国的消费者作出过相关的调查,其实中国的消费者也非常关心他们所穿着的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他们也很倾向于选择穿着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最近提倡的“乐活”。
美国棉花公司在棉花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棉花加工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目前已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出防皱、速干、防水的等棉制品,而棉花的这些新特质也将彻底改变人们对棉制品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