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甘肃:被遗忘的棉花热土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发布的2014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3个植棉大省中,仅甘肃省实播面积同比增加1.9%,为80.7万亩,其余各省实播面积均有所下降。

    甘肃,作为西北内陆棉区的一部分,常常因为新疆棉花一枝独秀而被市场忽略;甘肃,2014年全国实播面积唯一增长的省份,河西走廊上的神奇地域,如今却成为被遗忘的棉花热土。目前,甘肃棉株高约40—50cm,少数已现蕾,由于今年甘肃气温回升较慢,棉株整体长势不如去年同期,且区域间长势相差较大。近期,当地气温有所回升,棉花长势转好,棉农对今年棉花丰收也充满信心。

    植棉,难以舍弃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了解,今年瓜州棉花实播面积增加、金塔减少、敦煌持平。去年收购期间,瓜州棉花收购价格在7.90—8.20元/公斤,棉农尝到了甜头,今年增加了植棉面积;金塔棉花收购价格为7.50元/公斤,今年有棉农改种玉米、小麦、瓜果、蔬菜等作物。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和城镇经济发展,许多棉农认为植棉费工费时,甘肃不少临近城镇的部分棉农虽然也有选择外出务工,家里留下妇女、老人植棉,但许多植棉大镇离县城远,局部盐碱、沙漠化土地只适宜种棉,当地农民祖祖辈辈都以种棉为生,虽然今年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国家在新疆试点目标价格,内地有无补贴暂时未明,棉农很担心出现“卖棉难”的问题,但是大多数棉农还是凭着对棉花的深厚感情以及传承下来的植棉习惯,不愿放弃植棉。

    骄傲,高质高产

    提到棉花,甘肃农民最骄傲的莫过于棉花单产高,甘肃作为全国棉花高产省,籽棉单产能达到800斤/亩,仅次于新疆石河子。当地棉花单产高不仅是因为天气适宜,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更主要是当地棉株密度大,能达到15000—16000株/亩。主要产棉区为金塔、民勤、瓜州和敦煌等地,这些地方集中在河西走廊附近,当地有民谚“天上不下雨,地上不缺水”,当地人开玩笑说,指望天上那点雨,农作物早就干死了。那棉花灌溉水源从哪来?甘肃省内70%的地区灌溉水源来自黑河和高山冰雪融水。由此,当地棉农是不担心灌溉水源的,同时由于光照足、降雨少,甘肃棉花质量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当地棉花品级、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唯一美中不足是纤维稍短和断裂比强度稍弱。

    担忧,被遗忘的热土

    甘肃棉农首当其冲的担忧就是“被遗忘”。由于临近新疆,每每提到西北内陆棉区,大家习惯拿新疆当代表。确实,甘肃与新疆相比,植棉面积太少,产量也微乎其微,对西北内陆棉区的影响难以显现。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当地相关机构对棉花生产也不太重视,棉农处于很被动的位置,甚至拿不到棉花相关补贴,他们再三呼吁政府关注甘肃棉花,不要再出现“丰产不丰收”的局面。甘肃棉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棉农知识水平有限,很多棉农难以掌握先进的植棉技术,棉农也呼吁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能加大棉花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陈曼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