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多少传奇事 一盏清茗中
——湖湘家传安化黑茶感悟

    你闲适的坐在黄昏里,一盏安化黑茶,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优雅地伫立橱窗前,一尊釉下五彩瓷,尽揽国色天香。你可曾知道,每一沱黑茶的背后,或夹杂着历史的沧桑;每一尊釉下五彩瓷之下,又有怎样的百转千回?

    无语问青山,青山响杜鹃。

    时至今日,我们品味每一盏清茗,观每一片茶叶浮浮沉沉,安之若素间,我们惊羡于大自然的馈赠。而茶马古道的风雨传奇,却如同那块遗弃的残碑,在历史的车轮下,愈走愈远。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汤显祖的《茶马》一诗,道出黑茶的历史荣光,却也道出另一种岁月的无奈。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至清代止,历经千年沧桑。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因此,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风餐露宿,水激滩险;朝云暮雨,月缺又圆。”这是对茶马古道和马帮最深刻的写照。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沿着资江的崇山峻岭,将安化黑茶送进活佛的寺庙,大汗的王帐,送向世界。

    对于每一个马帮来说,人生就是出发,再出发。不知哪里是终点,也无谓哪里是终点。只有古道上的“拐子窝”是隐形的路标,指引着他们一直走进历史的沧桑。

    不知你是否听见,那一曲悠扬的安化老调,清爽的驼铃和奔波的马蹄声混成一片,打破了深山幽谷的宁静,走过风雨廊桥,踏过大山江河、越过平原荒野、走上冰川高原,谱写着回味无穷的历史。

    如果您还没听见,或许泡上一沱安化黑茶,便听见了。

    (张建青)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