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邹平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强化营销管理,细化资源配置,着力打造一批惠农便民、服务快捷、功能丰富的精品网点,使其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桥头堡”、创收增效的“发动机”和展示邹平农商行良好形象的“品牌店”,推动农商行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截至5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33.94亿元,较年初增长15.4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4.11亿元,较年初增长5.46亿元;实现经营利润2.01亿元,增幅达7.21%。
培育区域金融竞争优势
该行把客户满意度作为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行“人性化、差别化、精细化”服务,精心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全面提高服务客户能力。该行实行“三声两站一双手”的规范化服务,柜面人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过程中,做到来有迎声、办理业务有询问声、办完业务有送别声,在客户走近和离开柜台时坚持站立服务,双手接送客户的凭条、现金等物品;组建内训师队伍,推行规范化服务导入,通过聘请专业讲师授课、情景模拟演练和服务知识问答等环节中选拔出15名员工,组成内训师队伍,对全辖44个营业网点的200多名一线员工进行规范化服务导入,统一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实行“首次接触责任制”“办事流程公开”和“服务限时承诺制度”,实现转型对象由网点一线工作人员到后台部门支持人员的统一,提升客户体验。
打造金融服务“品牌店”
该行打造“便捷”的电子银行服务品牌,科学合理规划,结合网点建设情况,大力布放ATM机、网银自助终端、银联POS机、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等自助服务设备、积极开展电子银行专项营销。
截至5月末,该行共布设各类自助设备2623台,电子银行交易金额达336.94亿元,电子银行替代率47.58% ,实现了金融服务与农民、居民生活“零距离”;打造“灵活”的信贷业务服务品牌,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贷款”制度,为通过标准验证的绿色有机农牧业企业提供贷款、票据、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建立“小企业信用联盟”,推出小企业联保贷款、工业园区箱式信用共同体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解决小微企业担保难问题;打造“特色”的新业务服务品牌,结合山东省邹平县域经济特点,推出具有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富民盛源”等理财产品,增强优质客户吸引力。
提升渠道服务营销能力
该行注重在网点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健全现有管理体制机制,用制度撑起网点转型升级的基础架构。一是在农商行全辖44个营业网点成功导入了《网点文明标准服务手册》《晨会讲评记录表》《客户经理工作日志》等制度,利用晨会、现场检查等时机,对各岗位人员网点转型知识进行测试、提问,并对结果进行公示、讲评,使员工熟知制度要求和考核标准;二是对前台柜员实行按业务量考核,打破“大锅饭”考核方式,实行“按劳分配”,按储蓄、现金、结算等折算业务量笔数对柜员进行考核。业务笔数折算项目细分为存取款、挂失、贷款发放等15项,调动了前台柜员主动服务的积极性;三是定期开展技术岗位大练兵、达标测试、服务比赛等活动,加大对员工正向激励力度,努力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