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品类杀手出没,请注意

□ 李婷

    零售业销售增速连创新低,凶猛的电商挑动着零售业的神经。在零售业态中,商品相对标准化的百货业受电商冲击最大,超市则要轻松许多。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超市的防火墙足够牢固。超市面临的对手低调却复杂得多。与如洪水猛兽般的电商相比,另一波和风细雨般的小业态专业店正蚕食着超市的生意。

    一直以来大卖场自诩生鲜的生意电商抢不走,商场还不至于落得门庭冷落的下场。对于生鲜,由于物流、成本高、损耗大等难题,因此即使觊觎生鲜电商的大有人在,大多数折戟沉沙。

    相反,街边的水果连锁店却做得风生水起,有些街道甚至聚集好几家店。这些水果连锁店采取薄利多销战略,与超市相比,他们的水果更新鲜、便宜、品种丰富,还可即时增加货品。一些水果连锁店还会搭售一些干果、蔬菜等。反观传统大卖场,水果新鲜度难以保持,货品也不能实时增补。

    目前水果连锁超市做得规模比较大有深圳的百果园、杭州的鲜丰和北京的果多美。有的甚至自建水果生产基地,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据了解,果多美近日正和某风投接洽融资事宜。这些水果店的发展壮大必然分流大卖场的客流。

    除了生鲜水果店,零食专卖店也在冲击着大卖场。尽管淘宝上零食种类丰富,但选择上并不是很便利,通常需要批量购买。线下的零食专卖店如来伊份、淘品小站等虽然购买便利,但仍旧桎梏于产品更新慢、可选择性少等劣势。可以借鉴的是,安徽合肥的乐城超市开发的乐大嘴零食王国,利用淘宝数据坐享渔翁之利,挑选零食爆款。商品数量是传统卖场中的10倍,达2000多个品种,其中90%以上商品没有在商场卖过,价格降一倍,但毛利由过去的20%提高到现在的35%~38%。对于消费者和商家来说,不无裨益,消费者能够买到当下最热门的零食品类,商家享受高毛利。

    嗅觉敏锐的商家之所以能找到突破口,是因为发现客群、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小包装化食品,同时零食品类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而高喊着大数据分析、挖掘会员深度需求的零售商对此变化却无动于衷,依旧守着老品类、大包装、旧模式经营着。

    烘焙店、婴童专业店同样也在分割超市的蛋糕。当这些专业店能够提供更精致的产品、更完善的服务时,消费者何必在大卖场转圈挑选商品之后,焦急地排队结账呢?

    假如超市不能找到倚重的优势,拿什么来挽回“变心”的消费者?超市业态,特别是大卖场,这种一站式购物的概念已经不再那么诱人。年轻人追求的是更新鲜的生鲜产品,而百货用品可以在网上订购直接送货上门,去大卖场购物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令人羡慕的以租养租的模式并不那么容易复制,至少得有一定的人流量做基础。

    超市回归商品本质、以顾客为中心不该只是纸上谈兵。如果超市仍旧守着旧模式,等着顾客上门,将面临生死考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