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依托乡土 互助惠农
重构合作金融新体系
——浙江“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于璐娜 赵光辉

浙江玉环县九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社办理取款业务。该合作社发展社员363户,成立5年来,累计为社员借贷金额达4675.9万元。 赵光辉 摄

    在浙江采访期间,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农民说,“供销社比娘家人还亲”,他们说,这不是夸张的说法,因为遇到生产急需周转资金时,娘家人不一定能帮上忙,而供销合作社却能帮他们借到钱。

    2006年“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工作启动后,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开始积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因地制宜地探索了农信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会、资金互助社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13年,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创办33家资金互助组织、39家农信担保公司、5家小额贷款公司,参股3家村镇银行,累计提供担保100亿元,20余万农户和涉农企业直接受益,初步形成了具有供销合作社特点、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也夯实了“三位一体”建设的金融服务基础。

    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中,浙江率先在面上推动开展了农村金融服务,这既是“三位一体”建设的成果,也是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在探索改革之路时找到的着力点、“牛鼻子”。

    浙江省社主任马柏伟说:“我们要通过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的重构,密切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联系,把供销合作社变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组织,因此,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也是金融服务,供销合作社在这方面有了业务创新、服务创新,改革才有前途。”

    农信担保助推金融普惠

    2007年以来,浙江各“三位一体”试点县(市、区)的供销合作社都陆续组建了农信担保公司。这批农信担保公司的创办可谓恰逢其时,直接催生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推动了这些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成长。

    台州市椒江区军芳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军芳就是那个感叹供销社比娘家人都亲的农户之一。从2007年借钱买来23只小猪仔,到如今拥有2500头生猪规模的标准化生态养殖场,从一个纺织厂下岗女工成长为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军芳的每一步创业历程,都得到了椒江区供销合作社农信担保公司的支持。

    今年3月,眼看猪价一天天下滑,王军芳望着卖一头就亏500元的猪,自己一个人在家抹眼泪。正在此刻,农信担保公司的蔡灵江总经理带着工作人员上门走访了。王军芳说:“那天我听到门外蔡总的声音,顿时觉得天都睛了。”担保公司了解到她的实际困难后,3天时间内为她办理了20万元的贷款担保,帮她渡过了价格起伏周期。

    成立于2007年1月的椒江区农信担保有限公司由区国资公司和区供销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从成立初期就将自身定位于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融资担保难问题的非营利性担保服务机构。记者看到,在该公司担保的项目中,10万元以下的占90.3%,主要支持的是粮食生产、规模种植养殖、农家乐等项目。在公司的客户名单中,每一笔担保数字背后都有一个类似的创业故事,因为2007年以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

    2005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杨灯聪回到家乡椒江搞粮食规模化种植,由于资金有限,直到2007年还只有几百亩的规模。这年9月,杨灯聪从刚成立的椒江农信担保公司贷款20万元,一下扩产了200亩。2009年,他从农信担保贷款50万元,建起了浙江最大稻谷烘干基地,解决了台风对椒江稻农的潜在威胁;又投建起智能化育秧基地,并配套建设了自动气象站,为育秧提供第一手气象资料。在此基础上,杨灯聪还联合106户农民成立椒江惠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到2013年,他已经连续多年每年为国家提供5600吨商品粮,服务近3万亩稻田。正是在椒江农信担保公司的资金支持下,他一步一个台阶成为全国闻名的“种粮大王”。

    “农民、农业最需要资金支持,但这个领域的信贷工作风险高,工作量大,如果没有常年与农业接地气,不熟悉农业,不了解农户的情况,服务工作做不好。”椒江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担保公司总经理蔡灵江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椒江农信担保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一直研究如何更好、更到位地服务“三农”。首先他们考虑的是要方便,农户只需一个电话,担保程序就可以立即启动,后来又推出网上申请、短信预约、上门服务等各种形式,而且3天内就能完成担保手续。从2013年开始,公司的董事会从原来的会议室转移到田间、地头和农民家里举行,为的是现场办公解决大户融资担保问题,提高办公效率。此外,为了体现非营利性的惠农特色,担保费按担保额每月0.8‰—1.2‰收取,仅是商业担保机构的30%甚至更低,对残疾人、困难户还采取零收费等优惠措施。这些举措大大降低了农户融资成本,使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农业这一弱势产业享受到普惠金融的光照。

    浙江省社财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7年多的时间,浙江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经有了39家农信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万以上的32家,此外系统还发起组建小额贷款公司3家。这些业务的拓展,延伸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功能,与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建立了互利互补、相辅相成的业务关系,同时也为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培养了队伍、积累了经验。

    资金互助重建农村信用合作

    2009年10月28日,浙江省工商局联合浙江省银监局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农村资金互助社登记办法》。11月18日,浙江省首家经银行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临海市涌泉镇忘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开业。伴随着浙江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也开始积极探索用资金互助的方式帮助合作社解决自身资金问题。

    马柏伟表示,参与“资金互助社”、“资金互助会”这种内置性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供销合作社今后应该重点开拓的一种金融服务形式。

    浙江省各地供销合作社在开展资金互助方面的实践也证明,“资金互助”是与合作社在精神上同源、在实践中门槛低见效快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即使实力较弱的县级社,也完全可以通过这种金融服务,提升自身服务功能,并拓展组织体系,推动农民的组织化。

    浙江新昌县是典型的山区县,有“长毛兔之乡”之称。新昌县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较弱,主要服务的产业是兔产业,牵头成立了新昌县兔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1996年成立,但兔产品上市时间集中,社员运营资金压力大,市场价格极易波动,资金问题一度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2010年10月,在绍兴市社和新昌县政府的指导下,新昌县供销合作社成立了国内兔行业首个资金互助会。截至2013年底,资金互助会有会员235人,交纳互助金715万元,向新昌县农村合作银行融资2600万元,累计发放互助资金3.52亿元,受益农户221户,互助率达到97.2%。通过资金互助,新昌县兔存栏量增加3.5万多只,笼位3万余只,兔皮产量2.9万张。2013年新昌兔产业营业额达到4.3亿元,由于兔毛收购资金充裕,合作社市场运作空间和能力大大提高,使兔毛价格始终保持高位稳定,为合作社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新昌兔产业的发展和稳定。

  平湖市新当湖资金互助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3月,由平湖市供销合作社入股,平湖市食用菌合作社、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新中大生猪专业合作社发起建立,有社员317人,注册资本500万元,到2013年3月底,累计为371户发放贷款5581万元,没有一笔逾期贷款和坏账。平湖市广陈镇高新村的沈微平是资金互助社社员,因早年遭遇车祸造成残疾,“去年6月,我为建造冷库向互助社申请贷款30万元,结果两天就申请下来了,这是互助社发放的最多一笔贷款,资金互助社就像我的拐杖,让我在创业路上走得更稳。”沈微平说。

  从浙江的实践来看,资金互助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贷款利息公开透明,资金成本低;二是“内置金融”建立在村民等有亲缘、血缘和共同业务的熟人社会之中,风险管控容易。

  创新服务对接现代金融体系

  伴随着浙江“三农”事业的发展,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浙江省社大力支持各地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在农信担保之外,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户信用培育、资金托管结算等服务,并丰富金融产品,用现代化的金融手段为农业生产、流通提供资金支撑。

  各地供销合作社发挥自己植根“三农”的优势,积极与合作银行深度合作,开展育信、征信、评信、用信等工作,成为有效链接金融机构与农民、合作社的桥梁。“忘不了柑橘专业合作社”是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个打造出全国驰名商标的专业合作社。为实现无形资产向有形价值转化,台州市供销合作社协助银行完成对“忘不了”商标无形资产的评估,并帮助忘不了柑橘专业社获得了国内首份农民专业社商标权值质押贷款200万元。

  台州供销合作社系统还在下属的农资连锁门店中开展“一点一卡一服务”,农民可凭农资授信卡直接在农资门店购买化肥,由门店与信用社结算转化为信用贷款,解决了农民生产“季节性”资金需求。目前已累计发放农资支农信用卡43983万张,信用消费金额达9217万元。

  苍南县供销合作社创新信用合作,2011年县社统一部署,与农村合作银行联合,在全县农资门店和较大的日用品网店安装、开通“丰收转账宝”业务,既方便农民消费支付,又解决了农村老人排队领养老金的问题,深受农民欢迎。2013年12月,苍南县三农农资连锁公司和县农信融资担保公司配合中国银行启动发行“福农卡”,属全国首创,引起巨大反响。项目启动以来,“福农卡”已发行500余张。据苍南县社主任徐守光介绍,计划到今年底,“福农卡”发行3000张,授信额度1.5亿元。

  随着各种形式金融服务的探索和深入开展,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将金融业务纳入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浙江省社主任马柏伟这样勾勒未来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愿景,那就是:“银行有储户,互联网金融有电子商户,资金互助会有农户,供销合作社要帮农民理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