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上海最大零售商百联集团旗下的友谊股份迈出了O2O的第一步。“我们自己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还有国内最多的商业网点优势,肯定要走与阿里巴巴不同的道路。”百联集团内部人士强调。
据悉,百联集团已聘请咨询公司研究适合自身发展的O2O方案,而其中最大的不同很可能体现在“注重商品经营”方面。
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单品管理目前是百货行业进行O2O转型的一大难点和痛点。因为,商场某种意义上只是“商业地产管理公司”,商品都掌握在各大品牌商或者代理商手中。
一般而言,每家商家至少有一两百个品牌商,而有些品牌商又有多家区域代理商,相同的品牌可能各地代理商又不相同,让他们每家将商品库存情况开放给购物中心或百货商店的经营者,进而让消费者清楚知道中意的某个款式某个颜色在哪个店铺有货,这将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虽然单品管理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但是总要有人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有人来改变造成传统商业发展瓶颈的商业规则。”百联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作为百联全渠道全面推行的先期准备工作,友谊股份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商品单品化管理、移动支付等基础性工作。
(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