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姜茅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秧苗。姜堰区艳阳家庭农场老板王明云正在对秧苗做田间管理,看着迎风摇曳的秧苗,他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我今年承包了860亩地,保守估计,一年能挣40万元左右,是姜堰农商行让我们农民致富有奔头。” 据介绍,老王与该村签订了为期5年的860亩土地承包合同,每年承包金80万元,另有25万元的土地承包保证金。合同签订后,江苏姜堰农村商业银行迅速为其办理了50万元“阳光信贷”授信,不仅解决了老王的临时资金问题,而且他可以在两年授信期间内随用随贷、周转使用50万元以内的贷款。
其实,像老王这样靠承包家庭农场富起来的并不是个案。自去年6月该区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推行以来,姜堰农商行积极响应,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后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已对109个家庭农场授信1800万元,对282个合作经济组织授信3300万元,目前用信余额分别达1305万元、2810万元。
“在目前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我行采取的担保模式,一般是种养大户联保、村干部、小微企业担保,或者是金阳光富民担保公司担保,这个担保公司专门为我行农民客户提供定向免费担保。从长远来看,我行还是希望能够实现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这样才能真正把土地经营权搞活,才能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该行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姜堰区是农业部、财政部公布的全国21家之一、全省唯一一家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目前该区农用地总面积75万亩,其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49万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5%。为加速土地流转经营,该区正在探索筹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确权发证、信息发布、抵押登记等工作。目前该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小组已同意将该行存量家庭农场贷款户中的17户作为试点,先行确权、发证、评估和抵押登记,预计三季度这17户家庭农场将由原来的担保方式置换为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
为形成信贷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长效机制,姜堰农商行于今年5月份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同时,对全区632个家庭农场、93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走访调研,通过“阳光信贷”模式进行预授信和授信,年内计划对所有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到预授信覆盖面达70%、授信面达到50%、用信面达到30%。同时,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置换工作,如果年内该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实现正常运转,该行将对到期的此类贷款全部进行担保置换,届时,农村土地将真正“动”起来、农民的资产才能“活”起来,从而带动农民群众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