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窗外,雨时急时缓,一阵劲风吹过,夹带着些许初夏的气息。我伫立自家的窗前远眺,道路两旁飘零的落叶被风儿吹得七零八落,但也遮掩不住盛夏的色泽——翠绿。
到吉林农信工作一年多的我在追忆、在思索,也见证了用勤劳与汗水续写吉林农信的辉煌足迹,用坚韧与拼搏塑造吉林农信的伟岸高耸。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深知,在吉林农信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很容易,但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那么容易了。
初到吉林农信的我,稚嫩而浮躁,像一只逃离笼子的小鸟儿无拘无束,自由地在空中飞舞。因为现实和理想的落差,让年轻的我一时难以适应。也许是在不知不觉的工作中,渐渐地从懵懂步入成熟,慢慢从固执中觉醒。
后来,我开始懂得了我存在的意义,懂得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为我也是一名农民的子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少个风霜雪雨夜,你都能看得见灯火通明的营业室内忙碌的身影,点钞、扎把、整理和打印票据,数字键盘犹如指尖上跳动的音符,踏破了夜色中的寂静。
夜很深,静得只有呼吸、心跳,而我在思考。吉林农信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尤其是省联社成立十年来,取得的佳绩历历在目,五项指标由十年前的全省商业银行排名末位跃升至第一位。在省联社成立十周年大会上,理事长从“想要有个家”到“家兴业才旺”,再到“明天家更美”的主旨演讲,针对吉林农信“发展、提高、跨越、转型、建设、探索”的十年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八个坚持”,让我了解了吉林农信十年的辉煌和对未来的憧憬。尤其理事长对中国梦、吉林农信梦、县级行社梦、广大员工梦以及对“家”的诠释,更让我对吉林农信的明天充满了信心。我辈当自强,吉林农信才能家兴业旺。
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客户经理,主动营销、回访、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是农信社赢得客户、抢夺市场的一把利刃。我们清楚地看到,要想抢占市场、赢得客户,就必须摒弃以往的陋俗,在硬件设施和软实力上下功夫,打造精品网点,靠前服务、贴心服务、效率服务,将“服务兴社”理念根植心中,让服务由“向客户微笑服务”转变为“让客户微笑”。
经过一年多的磨练,我想说,我已经长大了,我已经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吉林农信人。正因为这一年多的磨练,使我在工作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面对、学会了解决,而不是静静地在那里等待。
我也知道,在吉林农信这个充溢着悲喜相济的大“熔炉”里,在未来的改革发展中,作为吉林农信人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以社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当中去,经过不断的锻造和历练,综合业务素质才会不断提升,才会在吉林农信这个大舞台上舞出自己的人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因为工作态度、因为亲力亲为、因为学会用心,我才会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到最好,才会听到赞许的声音,才会得到客户的认可,才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因为经常反思自己的缺点,我才会在思考中学会改变,让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明朗;因为无比热爱,我才会关注吉林农信的发展,才会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技能;因为相信吉林农信的明天会更好,才会使我倍加努力工作,坚持,努力,再坚持……
融入吉林农信这个大家庭,使我拥有了一个“家”。在我做客户经理的这段日子里,每天都在重复做着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的工作,因为那就是我的梦想。我在默默工作,在这平凡而又伟大的吉林农信事业中挥洒我的汗水,我的热情;奉献我的青春,我的执着。我知道我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壮志,但我始终忠诚于我的吉林农信事业,因为我深爱吉林农信,因为我早已将它视作我为之奋斗一生的追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已融入吉林农信,如春蚕、蜡炬这般。因为我是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我愿与吉林农信一路前行。
一路走来不管前方道路多么曲折坎坷,我都将一如既往,奉献我的青春,为吉林农信更加美好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