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华网7月24日讯
根植农村 服务惠农
——写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年之际

    从走村入户促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到创办专业合作社,从农资供应到再生资源回收,从代耕代种、土地托管到合作金融……近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抓住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服务网络,拓展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向综合性服务组织发展的新路径。

    实施“新网工程”  

    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长期以来,国内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薄弱,商品双向流通不畅,农产品“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的情况引人关注。

    供销总社理事会主任王侠说,供销合作社系统为此从2006年起在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基础上,开始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网络工程(“新网工程”),按照“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原则,重点围绕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开展网络建设,惠农效果日益突显。

    在山西,汾阳市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以“新网工程”为契机,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1万平方米的农资大市场、3000多平方米的日用品配送中心和20个标准化村级便民店,实现了乡村网络的全覆盖。

    “搬走三尺柜台,开张现代超市,让农民在自家门口就享受到同城里人一样的购物环境。”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主任武胜耀说。

    截至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新网工程”已发展90多万个各类连锁经营服务网点,覆盖全国80%的乡镇和40%的行政村,初步形成了县有配送中心、乡有综合超市、村有便利店的连锁经营网络。

    对接农业需求  

    联结“小生产”与“大市场”

    位于鲁西南平原的山东汶上县有耕地94万亩,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产粮大县,但近年来当地不少农民遇到了“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打工挣钱”的难题。

    为此,汶上县供销合作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售全程社会化服务以及良种良法、节水灌溉等科技服务。目前该县供销合作社托管服务覆盖134个村,服务面积15万亩,累计为农民节支增收6000多万元。

    汶上县供销合作社的探索,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实施“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的缩影。

    发挥“上联生产基地、下接消费终端”的优势,供销合作社系统创新农业服务方式,通过以“土地代耕、托管”等方式,开展“保姆式”“菜单式”服务,为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在有效解决耕地闲置、经营粗放等问题的同时,提高农业规模效益。

    此外,针对农民贷款难、融资难,浙江等地的供销社还通过发展资金互助会等信用合作形式,破解农村“金融贫血”顽疾。

    拓展多元经营

    打通城乡居民服务

    “最后一公里”

    服务农民,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面对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扎根基层的优势,凝聚各类社会资源,大力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

    截至今年6月底,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发展农业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超32万个,覆盖全国50%以上行政村。

    据了解,目前每个综合服务社都拥有农资、日用消费品便民店,其中大部分还设有“庄稼医院”、农副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洗浴餐饮等经营性项目,有的还设有法律咨询、政务、警务等公益性服务。

    王侠表示,2014年供销合作社系统要新发展综合服务社2.5万家,在巩固提升传统经营业务的同时,主动承接相关涉农部门在基层的服务,推进各类公共服务进村入户,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王希  赵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