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河南省济源市供销合作社组建中心社,成立5个中心供销合作社,带动薄弱基层社发展。
具体做法:一是在债权债务不变的基础上整合成立5个中心供销合作社,整合人力和其它资源,进行集中办公,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调整充实理、监事会班子,优化班子结构,解决有人领事的问题;实施加压驱动,明确工作目标,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二是加强对中心供销合作社的管理和监督。市社出台了财务管理、资产租赁、工作绩效考核、工资管理等配套管理监督办法,对基层下达了经营创收目标、为农服务项目分解、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目标等多项具体工作目标,以此规范基层管理,推进基层发展。通过一年的努力,摸清了基本情况,形成了干事创业氛围,规范了基层工作行为,推进了整体工作开展。一年来基层单位实现创收20多万元,解决遗留问题20余件,涉及金额30余万元;完成车辆保险代理250余台,新成立农资配送中心1家。
改造基层组织体系的若干建议
山西晋中市供销合作社监事会对左权县农村合作组织建设进行调研时发现,左权县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农业产业化开发公司,有基层社改造的,有下岗职工领办的,有专业特长的能人创办的,有农民合伙组建的,有企业家跨行领办的;有贸易型的,有种植开发型的,有加工增值型的,有运输型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供销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协会对上述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采取了以下帮扶措施:一是开展培训教育服务;二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三是牵线搭桥中介服务;四是争取政策、项目扶持。存在的问题:一是供销合作社的带动力、影响力还不够;二是合作社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四点建议:一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引入“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机制。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要选准当家带头人。三是扶持产业发展,要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四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建立优势产品服务机构,全力提供农民生产销售所需的各项服务等。
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做法
许昌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从政策层面介入。各县(市、区)和基层供销合作社积极争取进入当地党委政府专门成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明确供销合作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职责及优惠政策。二是从建设规划环节入手。积极参与制定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与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和具体开发建设单位搞好衔接,提前介入,掌握主动。特别是将供销合作社所需要的经营服务设施纳入社区建设规划,真正做到新型农村社区建到哪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就跟到哪里,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三是发挥优势,选准经营服务项目。在新型农村社区的中心位置建设日用品超市和农资超市。有条件的地方,还应根据社区农民的实际需要,逐步设置餐饮、洗浴、再生资源回收、幼儿园、敬老院、物业管理等经营服务项目。四是提供农业生产服务,与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基层供销合作社的骨干作用,大力领办大田作物合作社和农机服务合作社,通过开展全过程或重点环节的经营服务,全面推进大田作物生产经营服务创新,切实为迁居之后的农民解决生产困难,以此为切入点带动整个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五是体现公益性质。千方百计整合政府各部门、社会各行业资源,为新型农村社区设置若干公益性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