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购物中心不妨往“下”看

□ 王宇佳

 

  曾经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彭浦夜市,现在于宝山区数千平米露天广场上开业。近年来,随着各大商圈不停升级转型,商家的业态普遍向上靠拢,而此次向夜市开放,无疑是向下看齐。

  随着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开业,如何由“大而全”转变为“专而全”,已经成为商家关注的焦点,虽然向上靠拢会使得盈利增加,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同类商家的不断崛起,和自身主力百货的招商品牌同质化,百货店对购物中心租金和品牌丰富度上的缺失,都使得购物中心对百货主力店渐失信心,进而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此情况下,目前各大购物中心调整都存在一个误区,将增加体验片面地理解为增加餐饮娱乐业态,有的甚至将引入餐饮业态作为救命稻草。

  现在,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往往以吸引著名品牌为目的,但是购物中心的同质化发展越发明显,业态比例的调整、品牌的更新一直是购物中心转变的方向。未来的购物中心将会变成生活方式的中心,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业态的调整,可以优化品牌结构,进行业态升级,成为一个社交的平台。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冲击传统,对于传统的购物中心来说,如何才能扩大自身优势,将成为与电商分庭抗礼的关键。购物中心应该从商场的概念上升到社交场所,不仅引入业态,更要从方方面面提升生活方式的功能。

  品牌的千篇一律,对于购物中心而言,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因为这意味着在与同行竞争时,购物中心往往会陷入到赤膊上阵的价格厮杀漩涡中。购物中心想要突出差异化,首先要做的就是花工夫细细挖掘该区域的本地特色才是关键,特别是要适合普通百姓需求的。像“夜市”、“地摊”等百姓喜闻乐见的经营模式,完全可以通过购物中心来重振雄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