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还在等待爆点的智能硬件

□ 纪佳鹏

 

  近期,小米推出79元的智能手环,而联想也推出互联网创业平台并发布了该平台“孵化”的首批三个创新产品:智能眼镜、智能路由器和智能空气净化器。巨头的进入,一时间智能硬件概念又一次被市场推到了热浪之巅。

    产业链尚未成熟、创业者与供应链之间的矛盾等都是问题,让整个市场,似乎还在等一个真正的爆点出现。

    产业链的野蛮时期

    在深圳华强北,嗅觉灵敏的大小卖家们已经在销售智能硬件,包括智能手表、手环和其他测量各种体征数据的产品。华强北桑达电子市场甚至开放了一个“可穿戴设备专区”,目前正在招商,并推出了“前三个月免租”的福利。

    不过,“很少有人问,很难卖,所以柜子里头还是放手机。”有卖家告诉记者,有些同行会吹嘘每天能卖出几百块智能手表,或者说有老外过来订大单子,但其实基本上都是吹牛。

    尽管,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智能硬件的报道,但是他们仍然不愿意投入,多数只是追逐潮流而做的一些小尝试,抑或是由于和原有的代工厂商有生意往来,情感上帮忙代工厂把产品放在柜台展示。

    现在智能硬件是百花齐放的阶段,有实力的厂商进入得相对较少,而且智能硬件是将各种各样的东西智能化,做的东西可能成千上万,使得目前这个行业的创业者遍地开花。”某代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除非看到产品确实会有卖出去的可能,不然不会随便接单。

    纵观目前“百花齐放”的智能硬件产品,大体可分为四种:

    一种是在传统家电或电子产品上进行改良的产品,比如智能音响、智能路由器等;

    二是以手机产业链为基础进行改良,做手机的延伸性终端,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部分智能手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三是凭借自己在硬件方面的技术,独立开发出的硬件产品,而这类型的产品市面上还未出现;

    四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创造性地推出某种产品概念,但还处于概念阶段。

    复杂的上游供应链

    今年7月,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发表了“声泪俱下”的公告,称自己遇到了供应链的问题,包括“产品线欠磨合”、“工人对新机型装配操作不熟练”、“物料初期供应不稳定”、“品控标准没完全统一”等复杂因素。

    这种情况在智能硬件产业圈中几乎司空见惯。去年年底,生产智能手表的土曼科技就同样遇到了产品跳票的问题。土曼手表号称在14个小时内便获得了18698个预订,原本公布的发货时间为11月11日,但由于供应链问题,直到12月22日土曼才发出第一批500部测试工程机。土曼科技主管供应链的VP蓝晓郸告诉记者,之前土曼跳票的原因是想做一个完美的曲面的腕表,但是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

    其实国内的智能硬件开发者有两种,一种是有互联网公司背景的人,有了一个好的想法而涉足智能硬件;另一种则是有硬件公司背景,依照现实中自身的硬件技术水平而出来做产品。对于互联网公司背景的开发者来说,目前最头痛的问题是供应链很不透明。

    “对于代工厂来说,他们主要赚取微薄的制造业利润,而且他们也投入了很多模具等成本来生产,很难要求他们能够跟互联网一样创新。”3db硬件创始人朱继志表示,对于那些有风投进入的互联网企业,创新失败了也有钱烧,但是对于代工厂来说,要让他们随便就修改设备基本没可能,除非有苹果这么大的订单。

    除此之外,创业者与供应商对接也会有许多问题。记者了解到,有时候一些大的供应商底层的人员会有寻租的可能,关键的元器件经常会出现因为某些因素缺货,让开发者受到很大的牵制。

    “实验室产品”

    但在上游供应链的从业者眼中,他们只负责生产制造,并没有责任和成本去承担创业者各种“稀奇古怪”的需求。

    东莞一家代工厂商Viano目前接到了某运营商旗下子公司生产智能手表的单子。但是由于第一个版本的产品他们工厂出来的良品率过低,制造成本非常高。

    Viano副总经理高松益说,生产过程中,布局完一条标准生产线之后,再复制第二第三条生产线,一般都会遇到问题。“现在这个产品的第二版,在一开始设计时,工厂与客户就开始进行技术交流,这个产品进入了量产阶段。”

    其实在供应链的问题解决上,人的因素更加突出。“后来这个团队找了一个懂硬件的人,最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科通芯城发展部总监祝丹葵说。

    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缺乏硬件行业背景是其最大的短板,比如手机的良品率正常行业标准是千分之三,但是有些不懂供应链标准的企业甚至会与工厂签订允许1%不良率的单子,这个时候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问题。

    英特尔中国区在线业务部总经理王稚聪认为,创新要关注供应链伙伴的边界能力,不能做得太过了,因为你本身规模小,又不是说是一个投几十亿能够开发一个产品的公司。“如果不是这样的公司,你可能不得不在供应链现有的情况下选择合作伙伴,保证你这种创新能力体现的东西。”

    技术萌芽期

    决定智能硬件的功能方向有两个主要因素:芯片和操作系统。目前在芯片的选择,上许多智能硬件厂商选择了北京君正,还有联发科的MTK2502,而英特尔和高通在这个领域的芯片正处于准备上市的阶段。但是可穿戴设备要求很低的功耗和很小的体积,这方面芯片还是非常少。

    而操作系统层面,虽然谷歌推出了Google Wear系统,但是目前国内还没开放。一般的厂商都是采用安卓操作系统自己做优化。

    对此,英特尔智能互联创新研究中心总监宋继强认为,芯片厂商一开始不能覆盖到很多领域的功能,中间需要加入一层模块的设计供应商。但是大的Design House不会做太多类型的模块,需要有一些中小型企业设计出不同门类的模块,适应某一种应用领域的功能。但是这些中小公司还很少,需要多一些才能满足不同的产品需求。

    事实上,目前的硬件水平甚至还无法完全达到许多智能硬件产品号称的“智能”,因此更谈不上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不过,即便是有些企业把用户的需求想明白了,但我们为何始终没有看到爆发点?王稚聪认为,从硬件技术的角度看,最重要的问题是传感器太单一。

    王稚聪表示,比如在医疗领域的传感器,在人体没有任何创伤的情况下,体表测量的信号非常微弱,需要传感器有特别精密的插分电路,在电路这层的噪音滤除掉,然后再转成数字信号进行后期处理,这种传感器的成本比较高昂。除了传感器,智能硬件需要突破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系统的工业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

    此外,据了解,目前电池、屏幕等其他上游硬件技术的突破仍处于试验阶段,暂时还未充分符合智能硬件的续航能力以及多种多样的外观形态设计。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