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所有企业管理的结果都是需要通过绩效形式来体现。然而,在中国的企业绩效管理不是流于形式的管理考核就是员工收入的分配游戏,大部分企业的绩效管理成果都不理想,甚至背道而驰,使得绩效管理成为企业正常运行的障碍,主要原因还是我们企业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操作方式出现了问题。学会使用绩效管理的工具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目前茶叶企业最急需的事情之一,因为茶叶企业普遍经营管理的效率太低,绩效水平远远低于其他行业。
绩效,顾名思义就是“成绩”和“效益”,绩效管理就是创造成绩和效益的过程。绩效管理的要点是首先需要明确绩效的主体,很多企业把绩效简单理解为成果,把成果又简单归之于领导,其实不然,绩效的真正主体是员工,员工才是真正创造绩效价值的主体,而领导则体现的是管理价值。绩效管理的主要手段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必须要公开、透明、公正,所以,在组织绩效考核的时候必须坚持三方同在的原则,即考核与被考核双方和人力资源部门派出的绩效专员。作为主管的考核方应该事先对被考核方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部署,并尽量做到数字化,被考核方应该对主管的工作部署做出实际的承诺,并努力进行实践。人力资源部门所派出的绩效专员应该为考核和被考核双方进行量化的表格或工具准备,并在考核现场充当第三方角色,确保考核过程公开、公正、透明。
绩效管理的另一个要点是成立必要的管理组织。如果企业要引进实施绩效管理方式来运行企业管理,那么,成立绩效管理委员会就成为必然。绩效管理委员会可以视为绩效管理的最高组织,该组织的主要义务是“决定绩效管理方案;受理绩效投诉和裁决绩效矛盾。”一般企业的绩效管理委员会都是由企业主要管理团队组成,该团队本身对企业运行管理就负有一定的职责,绩效管理委员会的组织设立只是更加专业、更加明确了部门和具体岗位的管理目标、计划和执行。
管理目标和行动计划是绩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导入绩效管理首先就要求企业务必确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再依据管理目标来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一般企业的管理目标和实施计划的形成过程都是自上而下的,即领导干部决定目标和计划。绩效管理的理念与之不同,企业的管理目标和实施计划必须是建立在所有参与行动的人的共识基础之上,没有共同一致的认同,考核起来就会有失公允,起码这样的考核显得不够公平。所以,导入绩效管理在制定经营管理的目标和实施计划时就必须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必须通过几轮的上下协商才能制定和达到目标、计划的一致,这样做的本质就是民主和科学的。
总之,现代企业的管理一定是越来越要求精细化了,绩效管理就是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茶叶企业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导致管理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重视并科学导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或许能够让茶叶企业实现快速发展,至少可以提升企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