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坚持三社共建 加强基层服务
湖南省常德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基层建设
□ 本报驻湖南记者 栾常军

 

  今年以来,湖南省常德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体要求,在加快系统改革发展步伐,着力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该市社根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和省社“强化县级、拓展乡级、延伸村级”工作要求,确立了“农民合作社+农村综合社+供销基层社”三社共建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今年在全市建成基层合作经济组织100家,明年建成200家的工作目标,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对市域内乡镇、中心村的全面覆盖。

    夯实基础 / 规范发展合作社

    今年一号文件指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本地优势农业资源,加快领办、联办农民合作社,加强对原有合作社的规范与管理。目前已经建成各类农民合作社135家,约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10%。在加快农民合作社建设速度的同时,常德市社也对基础较好的合作社进行了规范和提升,进行工商登记的合作社占总数90%,农民社员达到100户以上的达到65%,获得省部级认定的合作社18家。对于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的示范合作社,该市社加大了项目扶持力度,今年申报了安乡县裕华水产等3家合作社为2015年农开项目承建单位,将古洞春茶业合作社等5家农民合作社纳入到龙头企业的产销对接扶持项目。

    依靠龙头 / 发展农村综合社

    基层供销合作社不足往往直接导致农村综合服务社缺失,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就没有了抓手。为了加快综合服务社建设速度,探索建立下上贯通型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常德市社以传统的农资经营作为突破口,采取依靠龙头企业、上下联合共建的模式,建设以农资供应为主,配套服务及统防统治为辅的农村综合服务社。去年10月,该市社积极争取省社支持,由省“新三湘”和市供销集团参股,并联合3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常德“新三湘”农资公司,该市社与常德“新三湘”农资公司合作,在桃源、石门、澧县、津市、安乡等地成立了7家分公司,发展了乡、村加盟网点500多个,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该市社还以供销集团公司作为平台与市锦绣千村植保公司、市正合农产品公司开展合作,探索农作物统防及农资综合服务社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农村服务社已经发展到95家。

    转换机制 / 改造提升基层社

    面对“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历史性机遇,常德市社通过转换基层社创建机制,采取改造提质、合作联办等形式,新建一批基层供销合作社,使基层社总数发展到了39家,在去年基础上翻了两番。桃源县社通过整合现有土地、人才等资源,改造重组了10家基层社,其中热市基层社通过吸纳民营资本,翻修棉花、农资仓库,扩大再生资源回收业务等措施,使基层社经营能力明显增强,半年利润同比增长了35%,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安乡县社恢复重建了福顺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有限公司,以公司主营业务为支撑,发展农村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平台,以平台为依托在各乡镇建成基层社19家。

    到2015年,随着供销合作社农资、再生资源等主营网络的延伸和经营范围的扩展,该市社将顺势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优质综合社升级成为基层社,从而实现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全市中心乡镇全覆盖,新建基层社即承担物资中转、配送和加盟店管理,又承接区县联社委托的其他为农服务工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