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9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银共享网上银行平台:
农民身边的“贴身银行”

□ 本报记者 蔡 靓 通讯员 冯 薇

    

编者按:

    农信银共享网上银行平台是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会同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发建设的集个人网银、企业网银等电子金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具有账户查询、转账汇款、基础理财、网上购物、自助缴费、代发工资等多种功能。依托农信银共享网上银行平台推出的网银特色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极大提高了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让广大农民享受到普惠金融带来的贴身服务。

    记者近日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获悉,截至2014年7月末,共有21省区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商银行,下同)辖属39341家机构网点应用农信银共享网上银行平台(以下简称“农信银共享网银平台”)为其客户提供服务,累计发展客户数679万户,发生资金类交易近1.2亿笔,金额6.55万亿元。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便民惠农服务能力,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针对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实际,以科技创新带动普惠金融发展,依托农信银共享网银平台推出网银特色业务,为农村居民量身订做了多款既经济又实用的电子金融产品,满足了农村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提升了农村电子支付服务水平。

    河北

  “农贷宝”让农民享受“零距离”金融服务

    “当天在网上申请贷款,第二天就能去信用社办理贷款。”——这是河北农信社应用农信银共享网银平台推出的“农贷宝”网上贷款产品。

    为加大小额贷款的科技应用和管理,实现小额贷款与网上银行的有机结合,河北农信社推出的“农贷宝”网上银行服务和建立的贷款受理迅速反馈机制,极大方便了农民贷款,也节省了农村客户的资金成本。

    记者了解到,当地农户只需在网上提出贷款申请,网银系统会自动将贷款申请派发到客户所在县级农信社(农商行),农信社(农商行)将第一时间通过主动上门调查或电话回访、短信等方式将受理结果告知农户。农户还可通过网站、电话银行查询受理状态。在农信社完成授信流程和办理授信手续后,农户可以通过营业网点、网上银行、自助取款机等方式自主用信、自主放款、随时随地交息还贷。

    据悉,“农贷宝”业务最高授信额度可达30万元,最长授信期限为3年,采用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避免了重复办理贷款手续带来的不必要麻烦,让农户体验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截至目前,河北农信社“农贷宝”贷款客户逾12万户,2014年上半年已授信77亿元。

    不仅如此,河北农信社借助农信银共享网银平台等现代化手段,还积极推出“商贷宝”等系列支农产品,进一步满足企业、商户等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宁夏

  失地农民养老金实现网银代发

    今年以来,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与银川市社保局合作,创新推出养老金发放新模式。目前,银川市已实现城乡居民和失地农民养老金网上银行发放全覆盖。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银川市城乡居民养老金共通过网银发放14332笔,金额达199.8万元,失地农民养老金共通过网银发放9779笔,金额达494.8万元,且全部一次性发放成功。

    通过农信银共享网银平台发放养老金,改变了以往每月拷贝养老金发放数据、开具转账支票,再由银行工作人员将数据导入银行发放系统、划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工作流程,减少了一系列不必要的数据传递环节导致的发放时间不稳定、发放数据不准确的情况,提升了养老金发放的准确性和保密性;与此同时,网银发放不受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支付时设置专门的发放操作员,采取多级复核方式,将业务数据直接导入银行系统,实现了发放“一指化”操作,安全便捷高效的同时,提高了养老金发放效率。

    广西

  拥军优属公益捐款献爱心

    在今年“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广西农信社应用农信银共享网银平台“公益捐款”业务功能,以实际行动,向人民子弟兵致敬。广大客户可以通过网银平台直接向广西拥军优属基金会捐款,向军人及军属奉献爱心。

    广西农信社借助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延伸服务半径,利于筹集善款,促进拥军优属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保障

  电子渠道业务风险监控系统投产使用

    农信银共享网银平台交易安全及各业务功能正常开展需要系统稳定运行作为保障和支撑。为加强可疑交易监控,2013年11月,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启动电子渠道业务风险监控系统建设。该系统对农信银共享网银平台交易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客户交易信息进行多渠道统一监控,规避了单一渠道无法防范的业务风险。今年3月,电子渠道业务风险监控系统正式上线。

    目前,河南、河北、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联社以及宁夏黄河农商行、武汉农商行已经正式应用该系统。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