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9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板和董事相处的艺术

□ 马方

 

  企业建立董事会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完善董事会建设,使之规范、有质量、有效率。健全制度的背后是老板(大股东)和董事之间的相处技巧。如果说制度是科学,那么相处技巧就是一种艺术。

    请能人来定规则

    公司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一步一步把基础打扎实。但是现实中全才的人不多,每个人的知识架构都有局限性,如果能有明白人指导就会容易很多。所以老板要尽可能去找那些在公司治理方面有比较清醒认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做独立董事。

    凡事先定规则才会有序。对于初建董事会或者董事会建设还不完善的企业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请能人进来帮忙把董事会的规则做好,少走或者不走弯路,使公司早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老板要和董事一起制定规则,不可完全放手,因为董事特别是外部董事对公司的了解会有盲区,但是不可因此搞一言堂,太强势,搞成个人主义。磋商是很重要的,经过磋商而来的规则,会照顾各方因素,可执行性强。

    老板要守规则

    民主决策虽然不是最好的决策方式,却是最安全的,目前还没有找到比民主决策更好的决策方式。德鲁克说,没有反对意见就不做决策。作为老板要明白,大家反对你不是为了反对你而反对你,而是为了帮你完善决策。

    建立董事会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避免一个人决策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风险,所以老板要有意识地主动和董事一起,建立并遵守规则,把一个人说了算改成大家按规则出牌,民主治理,达成董事会本来的目的,慢慢形成董事会文化,为公司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板和董事都要遵守规则,但是老板要主动一点,当自己的意见、建议被否决的时候,老板一定要执行表决的结果,或者有意识地让大家否决你的意见,给董事传递一种良性信息,让大家找到做董事的感觉,体会到董事的价值所在,否则如果还是坚持一个人说了算,规则也就破坏了,建立董事会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老板要带头遵守规则,让董事会有一定的话语权。

    让董事像主人一样

    让董事像主人一样参与公司治理是老板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董事应该做到的。老板不要让董事成为摆设,而董事也不要拿自己当客人。

    给别人安全自己才安全。老板在董事会里一定不要有绝对的控制权,否则董事就成了摆设,而是要适当地让出否决权给大家,让外部董事和小股东可以联合起来否决你,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让董事有主人感的最好方式。

    中国的企业,大多是一股独大,老板很容易产生一种主人心态,而小股东和外部董事则会有一种客人心态,认为这是老板的事,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主人、客人的心态太明显对公司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老板要主动打破这种局面,董事也不要拿自己当客人,都按规则出牌,按照规则履行各自的职责。

    受传统文化影响,“一团和气”是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的状态,但是在董事会里没有不同声音却未必是一件好事。当董事会里都是一个声音的时候,老板就要理性地分析一下这个声音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听从正反不同的意见。老板不要害怕董事会里有不同的声音,可能恰恰就是这些声音,能让你发现也许是隐藏很深的问题和风险。

    董事要引导老板按套路出牌

    作为董事,特别是独立董事,对董事会的治理是有基本认识的。独立董事要和老板一起做好董事会的规则,通过规则让习惯一人独大的老板慢慢学会按套路出牌,当执行规则形成习惯,才可以摆脱一个人决策、一个人说了算的旧习。有时可以利用规则让老板意识到董事会的严肃性,比如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老板坚持的某个有争议的事项表决,虽然结果是被否决,但是不会让老板和董事陷于太尴尬的局面,也算是给老板一个教训,不可以像以往一个人决策那么随意。

    给老板试错的机会

    在中国,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现在通常还都是大股东治理阶段,基本上还是大股东一个人说了算,严格意义上说,董事会不会起太大作用。作为董事,需要理性去看待这个现状。董事存在的价值不是看到错误就去争论、纠正,而是看着老板不要犯致命的错误。可以给老板一个试错的环境,一个成长的机会。犯错会让老板真正成熟起来。董事要对老板的成长有理性的包容,让他有试错的机会。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