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福建永安市社:专业化闽笋市场为当地产业增收助力

□ 苏小芳 吴晶

 

    9月4日,在福建省永安市闽笋交易市场内,笋商们正忙着分拣笋干、打包、装车。该市场隶属于永安市供销合作社,从今年2月起已有50多户笋商相继入驻市场,这里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闽笋交易集散地。据了解,截至6月底,市场内成交冬春笋和笋干约2000吨,交易额近1亿元。

    各地笋商争相入驻市场

    笋商姜明极和姜明建兄弟俩是永安市贡川镇新发冲村人,做笋生意10来年。原先店铺开在别处,店面加仓储共200多平方米,远远容纳不了收来的货。今年初,得知永安市专门兴建闽笋交易市场,而且2014年内还免店租。兄弟俩立即于2月份搬入市场,成为第一个入驻的商户。他们成立的永安市新叶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整体搬迁,在市场内还设立了办公室。

    “这里位置好,交通方便,离高速路口又近,商户集中,一定能吸引外地客商来采购,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姜明极说。起初,市场只有他们一家商户,2个多月后,同行相继入驻,市场里60余间店面被“一抢而空”,就连物流公司也配套入驻进来。

    交易市场的火爆也引来了许多外地笋商进驻。在永安收购了30多年笋干的浙江人老赵和老王也开起了店面:“以前,笋商在各个乡镇、街道经营,很分散,运输也麻烦,我们就到处看,很辛苦。如今在交易市场内走一圈,就能收到称心如意的笋干,大嫩、小嫩、平湖、下露、尖笋、凤尾、大尾各种等级的笋干应有尽有。”

    “买全国、卖全国”现代流通格局初现

    永安是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有竹林102万亩,居全国之首。2008年,永安获得“闽笋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笋干价格从每公斤30元上升到60多元,笋农收入显著增长。2014年笋干产量约4600多吨,总产值为2.9亿元,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东南亚地区,是永安蔬菜类唯一出口创汇的产品。

    为充分利用“闽笋干”这一金字招牌,永安市社所属企业百合集团主动投资兴建闽笋交易市场,该市场占地65亩,总投资2.1亿元。百合集团总经理刘进生说:“除了当前已经投入使用的项目一期外,笋竹品展示馆、电子商务中心、检测大楼正在建设中,届时将为广大企业、商户、农户搭建起集笋竹名品展示、交易、仓储、冷藏、检测、运输、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笋竹交易平台。”

    目前,市场立足于笋产品现货流通,结合线上网上交易平台与线下实体物流网络,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着力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交易服务平台,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现代流通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永安笋竹产品发展。投入运营后,预计年交易量达10万余吨,交易额达15亿元,将有效带动当地及三明、龙岩两地区8个县市的笋业发展。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