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0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旅大联动 助力茶产业

□ 本报记者 炼 晨

福建省福鼎市组织爱茶人到品品香生态茶园参观并亲自采茶。

    近年来,全国各大茶区、茶企纷纷推出茶旅游项目,在构建秀美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茶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随着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茶旅游日益频繁地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之中。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中,茶区在茶文化旅游项目上更是做足了功课。

    以茶为媒做活茶旅慢游

    国庆第一天,山东日照莒县浮来青生态旅游景区内茶香飘荡,笑声不断,千名游客入园在游玩中尽情享受中华茶文化的魅力。作为国家3A级生态旅游景区,景区内有3000亩茶园,松柏成林,花香鸟语。一栋栋别墅掩映在松林中,茶文化博物馆、滑雪场、各种游乐设施无不吸引着每一位游客。在这里,游人尽情享受采茶、加工、品茶的乐趣,最让游客感到吃惊的是这里的餐厅还能烹制30余种茶餐供他们享用,晚上还有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演出。浮来青生态景区度假村不仅吸引了济南、青岛等地的客人,北京、天津等地的游客也纷纷赶来体验茶文化。

    国庆长假期间,贵州省凤冈县“茶海之心”景区热闹非凡,凤冈县在景区内成功举办了欢度国庆首届“美食中国·锌硒茶宴”大赛。大赛现场,来自凤冈县“茶海之心”景区20多家生态茶庄的厨师们,摆出烹制灶具的“舞台”,纷纷献上各自的“拿手好戏”,展示了一道道独具茶香特色的菜肴,邀请游客品尝,推介自家特色。

    前不久,记者在北京茶业博览会上向山东省胶南市海青镇宣传小组负责人张琪了解了海青茶旅游的现状,她告诉记者:“近几年,海青镇在茶文化旅游方面加大投入,结合青山、绿水、竹林等自然资源优势,以茶园为主体进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竹风茶韵、魅力海青’独特旅游品牌。”

    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海青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理念,把茶叶产业与生态资源优势相结合,并融入发展的思路。张琪告诉记者,这几年海青镇修建了登山石道、观光亭、茶圣陆羽雕像等人文景观,并引进、发展了碧雪春生态园、青岛颐馨苑茶文化产业园、龙跃生态园等一批集茶会所、茶产品深加工、茶叶交易、博物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茶产业示范园。国庆假期中,海清江北绿茶小镇客流量较去年明显增长,茶旅慢游魅力初显。

    茶区景区一体化

    茶旅文化一体化

    茶旅游日益火热,如何做好茶旅游成为现阶段亟需学习的问题。

    第一,茶旅品牌一体化。值得一提的是福建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记者了解到,自2006年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武夷山景区推出专门的茶旅慢游,可观茶景、赏茶礼、品茶味、游茶园。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大型歌舞剧《印象大红袍》。该剧由著名导演张艺谋,及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耗资1.5亿元打造,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并表示非常震撼和难忘。也因此,茶文化在武夷山已成生产力。

    第二,茶旅文化一体化。在余杭径山茶园,一些茶庄还结合径山茶特色,运用现代烹饪技术,将当地野菜、土菜等地方特色引入素斋,一道道兼容南北风味的精美茶宴让游客获得了更多享受。将茶旅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建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街区,让游客深度体验茶文化。浙江茶旅游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原因之一是游客对传统文化需求上升,之二是浙江茶旅游活动较多,有着制茶、斗茶大赛等活动,能够丰富游客体验。

    第三,茶区景区一体化。记者前不久来到福建省体验为期4天的福鼎白茶文化旅游,在福鼎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到处都可以寻觅到茶文化的踪影,太姥山的风光,丹青一支笔画不出,而那几棵绿雪芽古茶母树就是今天福鼎白茶的祖先。从此,对福鼎白茶有了更深的认识。福建省茶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姚信恩告诉记者,茶文化旅游核心在于文化底蕴,要挖掘茶历史文化,而不是简单的让游客看看茶园、了解制茶程序。要把和地区特色密切相关的历史渊源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挖掘其中的内涵,真正做到茶文化和旅游的紧密结合。

    茶旅促成茶区新名片

    那么,茶旅游究竟对地方发展有哪些影响?以贵州省凤冈县为例,近几年,凤冈县围绕“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坚持将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努力探索适合凤冈旅游发展的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第一,优化了产业发展结构。通过茶旅一体化融合发展,凤冈县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例进行三次产业调整,从2005年的49:12:39调整为2013年的33:22:45。

    第二,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凤冈县2013年旅游人数221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2857元提高到2013年的5873元。

    第三,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发展茶旅一体化,凤冈县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种养殖业转移到茶叶加工、销售、运输、贮藏,以及茶旅餐饮、食宿等服务行业,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工人。据统计,凤冈县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其中凤冈茶海之心景区直接吸纳劳动就业人数500余人,间接带动劳动就业人数10000余人。

    第四,推进生态文明进程。“茶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正好切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得到贵州省和遵义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

    记者手记

    市场是一块磨金石,人心的向背决定了茶业发展风向,产业不可能一直向前,需要的是根据形势作出正确的改变,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经济中,茶叶可以说是对外宣传、展示形象的一道窗口,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记者认为茶文化旅游正是在当前形势下值得发展的一个产业。旅游与文化融合有助于树立地方特色和品牌形象。“茶旅”的开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爱茶人士走进茶山,直击茶事现场,让茶香更近一些。但是,记者认为,茶文化旅游应避免“千节一面”,地方政府应结合地方文化特点来进行特色引导,形成不同的茶文化旅游专线,只有有效增强了茶旅游的文化吸引力,游客也就自然增加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