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种植、销售困难、市场难测、生产中技术困惑……这些困扰农业生产的问题总是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基层农民获取最新信息的渠道有限,信息闭塞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辽宁省供销合作社信息处处长邢军如是说。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使农民能够最快地获取一手信息,辽宁省供销合作社和民营企业家共同出资近亿元,于今年成立了辽宁供销电信服务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基层信息化服务。辽宁供销e通网是公司的核心公益项目,旨在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推动全省智慧城市信息化终端建设普及。
定制手机:最新信息随时享
“供销e通网是我们在考察了很多电商服务后决定组建的。我们在下基层调研时发现,电商平台主要是针对电脑操作存在的,而实际上通过电脑获取生产生活信息的农民为数不多,但是手机在农村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决定从移动终端推送服务信息,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当下最新信息。”邢军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辽宁省社通过与中国电信合作,利用中国电信网络及优惠资费,通过华为集团定制有中国供销合作社标志的手机,并免费发放给农民。在定制手机内部会预先安装技术信息、供求信息、价格体系、12316农业服务平台等APP软件,为农民提供农技咨询、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等信息,农民通过手机,就能接收到各类实时更新的农业生产生活信息。
邢军告诉记者,鉴于农村产业的特殊性,辽宁供销e通网项目在规划设计时更注重阶段目标性,它的受益群体首先定位在辽宁2300万农民中具有经营能力、活动能力,信息意识强、在农民群体中具有致富带头作用的一部分农民代表,其中包括专业合作社成员、村委会成员、农技人员、种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村办企业法人、村里个体工商户等。希望可以通过他们在定制的信息化移动终端建设普及过程中率先受益,以点带面来推动整个农村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专业客户端:供求信息及时到
农产品卖难是农村信息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邢军告诉记者,供销e通网除了在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将会进一步提供销售终端信息需求,实现真正的服务流通。为此,辽宁供销e通网与“一亩田”达成合作,在供销e通网定制手机项目中,向每个信息服务手机上预装了“一亩田”客户端(找货版和卖货版)。据辽宁省经纪人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葫芦岛杨斌果业合作社有2万斤富硒苹果已经滞销半年有余,今年4月,该合作社借助“一亩田”客户端,成功对接到北京高端水果超市,为2万斤苹果找到了销路。
据了解,“一亩田”已在华北(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太原)、华东(常州、上海、嘉兴)、西北(西安)、东北(沈阳)构建起一个全国性的贸易网络,加上遍及农业主产区的近60家产地办事处, “此次与供销e通网项目合作,将能帮助把辽宁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也能为辽宁的采购商采购全国各品类农产品。极大地拓展辽宁地区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有效减少农产品滞销情况的发生”,“一亩田”联合创始人刘志嘉表示。“我们省社目前正在建的东北农产品交易中心也将会是未来服务于我们手机用户的最大销售市场,市场将来的产品需求及销售状况,我们会通过云端实时发送到定制手机上,以保障农产品销售不被耽误。”邢军说。
手机信息网:日臻完善
“为更好地推广供销e通网,及时推送最新消息,我们还组建了全省的信息员队伍,搜集各地的相关信息并上报给后台。目前已经有200多人加入我们的队伍。”邢军表示。对此,10月16日,辽宁省供销合作社在沈阳举行了第一届信息工作人员培训班。“这次培训班主要是针对供销合作社如何在为‘三农’服务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带领农民致富、各类农事企业如何运用信息手段加快自身发展、‘辽宁供销e通网’手机终端平台信息员及‘辽宁供销e通网’手机免费发放流程等方面。”邢军说,“这次培训让大家受益匪浅,许多学员在3个小时的培训后仍不愿意离开,也体现了基层对信息的渴求。”
经过所有信息员对当地手机需求的调查统计,就目前来看,预计需要8万部定制手机。“一亩田”沈阳八家子店门店店长王连余告诉记者,国庆节前夕,他带领店员们在市场内调查统计了需要定制手机的批发商,现在已有不少人有预定意向,且纷纷表示产地行情对他们非常重要。邢军告诉记者,现在通过华为集团先定制了5万部手机,预计在11月15日左右开始发放,待第一批手机到货后,将会有很多商户将通过该手机查询产地行情及发布市场行情。
对于未来的发展,邢军说:“我希望能够与交通部门和高速开展合作,让有我们定制手机的用户在运送农产品时可以更快地通过,以减少一定的流通时间。这目前还属于一个初步的想法,我们会在今后逐步开展。”
本栏目由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