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美棉协质疑中国棉花补贴违规: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编者快评

    美棉协的质疑实质在于销售美棉

    □ 吉宝飞

    日前,美国棉花协会表示,中国政府的棉花补贴政策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并呼吁美国监管部门调查中国的补贴水平。为何美国在中国棉花新年度伊始便发出此呼吁?难道中国的棉花补贴额真的高吗?

    纵观本报记者的调查分析不难发现,2013年度中国棉花补贴价格为29.95亿元,约4.89亿美元;美国棉花种植者得到的直接补贴达5.93亿美元,而美国棉农得到的补贴仅有农作物保险,其他补贴项目因为棉价大涨而没有启动。中国棉花的补贴数额远低于美国棉花的补贴数额。而对于中国棉农来说,即使对实施目标价格试点的新疆棉农,加上棉花补贴仍旧是“种棉花不划算”。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更是最主要的棉花进口国。据统计,2003—2010年,我国年平均进口棉花230万吨;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进口量达到534万吨;2013年中国进口棉花416.22万吨,货值84.71亿美元,比2012年的527.92万吨、125.93亿美元,同比降幅分别为21.16%、32.73%。

    而在中国棉花进口中,美国是主要卖家,一直以来中国进口美棉数量是全球第一,美棉一直占有“老大”的地位。今年7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3年度全国进口棉花质量状况显示,2013年,我国棉花进口中,美棉为117.06万吨,货值24.288万美元;印度棉为99.75万吨,货值18.6396万美元。美棉仍是我国棉花进口的主要来源。

    然而,9月22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和市场调控”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经贸司刘小南副司长表示,明年将不再增发进口配额,并引导国内纺织企业多使用国产棉。也就是说,除了89.4万吨的棉花进口配额,2014/2015年度中国将不再发放棉花进口配额,引导消费国内棉花。

    这则象征着2014/2015年度中国棉花进口政策的声明,激起国际棉花市场一阵波澜,特别引起了美国的“关注”,成为美国棉花协会呼吁对中国棉花补贴进行调查的导火索。

    自2011年度我国政府启动了收储政策以来,截至2014年8月底,国储棉花库存达1095万吨。中国棉花监测系统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2015年度,中国棉花需求为805万吨,月均67万吨。由此可见,国储棉花库存不小,去库存化压力较大。

    其实,在这之前我国棉花进口数量已经开始逐渐减少。据海关统计,2013/2014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300万吨,相比上年度减少140万吨,减幅32%。2014年9月份,我国进口棉花12.29万吨,较上月减少8.16万吨,减幅40%,同比减少39%;平均进口价格2045美元/吨,较8月下跌105美元,跌幅4.9%,同比下跌6.9%。2014年前9个月共进口棉花200万吨,同比下降37.9%。2013/2014年度以来,中国对美棉进口量有所减少,进口“老大”的地位在2月份一度被土耳其赶超。

    美棉主要以出口为主,而且主要出口市场在中国,随着美棉在中国棉花进口中数量的减少和份额的变化,势必冲击美国棉花产业。美国棉花协会的呼吁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美国棉花销售也。这也正是美国棉花协会质疑中国棉花补贴的真正原因,而并非我国棉花补贴真的高。这实质是一场美棉争夺中国市场份额的“战争”。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