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2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心系“三农” 行于服务
——山西晋中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强基层社改造重建纪实
赵志强 李慧明

    对于许多现代的年轻人来说,供销合作社这个“支农尖兵”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基层社“人员散了、房子卖了、功能没了”。但在山西省晋中市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晋中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奋发图强,顺势而上,把服务“三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改造和重建基层社,让基层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浴火重生”、焕发出新的活力。

    立足“三农” 逆境而上

    据悉,晋中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共有基层社154个,遍布全市的各个乡镇,然而到了上世纪末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物资供应全面放开,伴随着企业改革改制,基层社经营几度陷入困境,部分基层社被彻底改掉,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服务根基逐渐弱化乃至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供销合作社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转型中生存,“破茧而出”重塑其在广大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成为摆在全市供销合作社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也为供销合作社人如何在新时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出了新课题。

    面对压力,晋中市社按照“空白抓重组、薄弱抓改造、较强抓提升”的分类指导原则,采取资源整合、盘活资产、项目带动、打造网络等有效措施,多元化改造和建立新型基层社。特别是重建的供销合作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政府引导资金、供销合作社社有资金保障公益服务的前提下,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化运作,重点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参与建社,吸引农民经纪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投资,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合作社章程进行规范管理,对市县两级政府注入的引导扶持资金,按国拨资金记入供销合作社实收资本,纳入社有资产管理。

    同时,按照“提升做大一批、巩固发展一批、重组激活一批”的总体要求,全系统分步实施。基层社发展基础好的县走得快一些,率先发展,将基层社做大做强,提升为综合服务社,起示范带头作用;基层社还有一定资源的县社利用房产、土地进行改造和资源整合,敢于打破区域界限,融入社会资本,巩固发展一批基层社;基层社什么也没有的县社,运用联合、重组、新建等方式,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恢复重建或装备新型基层社。

    如今,全市已经改造完毕的基层社基本上都完善了“4+2”网络体系建设,即在完善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网络的基础上,建立起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烟花爆竹两个网络;根据所承担服务乡镇人口数量,建筑面积和经营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和改善,很多基层社,其服务范围也从过去的物资供应扩大到既有对村级有配送功能的日用消费品中心超市,又有农资配送站、农产品收购站、再生资源分拣站,甚至有条件的地方还设立有居民生活服务中心。

    趁势而为 提升服务

    在晋中市积极推进基层社改造和恢复重建的同时,该市社按照全国总社的要求,结合全市目前基层社改造和恢复重建已取得的成绩,及时制定出台了《晋中市进一步加强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实施意见》,提出从2014年起, 利用3年时间全面进行基层社恢复重建,实现全市118个乡镇的全覆盖。据了解,从今年起,晋中市社在基层社的建设中,将重点强化功能建设,主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即为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综合性服务的重要任务,从而将基层社建成为农民服务的综合平台。

    据该市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社将通过规范提升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加强农资进货渠道,为全市农民提供物美价廉、质量保证的商品,满足生产物资需求;通过开展便民店星级评比活动,增加服务功能,实行“一店多能”,严把商品质量关,抑制不合格食品进入农村市场,与物价部门合作建立“诚信安全平价商店”,保证农民安全消费、平价消费;解决农民“卖”难,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将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连结起来,强化鲜活农产品流通,搭建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平台;结合全市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倡导绿色环保节能,规范废旧物资回收点,形成循环经济发展链;承担政府向农民提供全方位农业科技信息和农技推广服务,测土配方,推广宣传新技术,成为政府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力抓手,规范烟花爆竹经营,增加乡级营业网点建设,方便农民群众,维护好市场安全。与此同时,该市社结合“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在专业合作社数量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在做强做大、提升扩规、农民增收、合作社户数增加上下功夫,培育发展品牌专业合作社。

    发挥优势 重塑形象

    随着全市基层社改造浪潮的推进,各县(区市)积极涌现出了昔阳大寨、平遥襄垣、左权麻田等一批基层社的典型,这些基层社目前已经成为当地综合服务的阵地,为当地“三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昔阳县大寨供销合作社是目前全市基层社改革中的佼佼者。大寨供销合作社从2007年开始实施基层营业网点的建设改造,多方筹集资金300万元,建成了中型超市一个,先后开办、增设了根雕制作、刺绣加工、饮食卫生用具加工、餐饮服务、技工学校、羊毛衫厂、土特产经营等项目,安置农村就业人员160人,实现年产值1540万元。

    平遥县襄垣供销合作社是平遥县境内比较早建立的老牌“供销合作社”企业。该供销合作社为改变发展滞后的现状,积极建设服务当地农业农村的综合服务社。经过近3年多的建筑改造,建成了面积达4800平方米、拥有29个摊位的营业设施,同时建成仓储仓库650平方米,包括农家饭店、服装销售、副食烟酒、农机具定点销售、修理修配、水暖器材、农产品加工、销售、医药、兽药销售、农资销售、铝合金门窗加工、石材雕刻等在内的17个门市部实现正常营业。

    左权县麻田供销合作社则积极筹资,带动职工筹集改造资金290多万元,又向信用社贷款70万元,3年时间建起两栋5000平方米底商住宅楼,上层解决了18户职工住房困难,下层新增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目前,该供销合作社全部资产总额达2518万元,相当于改制前的35倍,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实现利润28万元。

    如今,深入晋中市的大乡小镇,供销合作社的全新面貌正在这片土地上被认真绘就。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