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来,英国皇室的下午茶,土耳其路边的红茶屋,印度“圣河”边上的小茶馆,乃至整个欧洲和亚太地区,从天子以至贫民无不享受到来自中国红茶的浸润,使欧亚各国的居民生活增添了健康、乐趣和文明。
19世纪上半叶,旺盛的红茶需求催生的茶叶贸易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主流,利益的驱动竟然引发了一场惨烈的“鸦片战争”。此后,红茶的生产不再是中国的专利。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开启了CTC红茶的生产制造,部分替代了中国红茶去满足欧洲、中亚、西亚各国居民的生活需求。20世纪的世界是个战乱频繁的世界,中国这片沃土也不免遭受战争的蹂躏。为了保家卫国和世界和平,中国人民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期间,中国红茶依旧扮演了主要的出口物资换回了极其可贵的外汇,为战争与和平默默付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西方信奉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停止对战后中国建设的支持与帮助,唯有前苏联的红色政权对我们的战后建设施以援手,作为回报,我们曾经大规模地组织红茶生产对前苏联出口。
一杯红茶,兴衰荣辱。几百年的人类历史中难以抹去对红茶的描摹,勤劳智慧的中国茶人用红茶为这个世界的和平与福祉给予了默默的付出。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设想,把“金融、能源、信息”和“农业”四大板块列入经济带建设的重点,这无疑为中国红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因为这条连接欧洲和亚太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圈的经济带也是世界红茶最主要的消费圈,沿线各国居民几乎都有饮用红茶的习惯。除了政策带来的历史机遇外,红茶相比较其他茶类而言,它的工艺使得其具备标准化生产的可能性,标准化生产将会带来制造规模和销售规模可以扩大。红茶的深度发酵使得其口感更具有平和性,让消费者能够很好地接受。红茶的冲泡和储存方式、条件也不是十分复杂,这为红茶的快速市场拓展和消费者培育提供了便利条件。再加上红茶的发酵工艺使得茶叶当中的多酚类物质转化为茶黄素。茶黄素被誉为茶叶中的软黄金,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这些保健因素无疑为红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茶叶作为消费品就必须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红茶也不例外。从生产工艺、口感适应、健康属性和文化调性诸方面来看,红茶具有品牌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中国红茶企业能够把品牌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无疑,21世纪的中国红茶将又一次红遍全球、红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