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30日,第三届马连道全国斗茶文化节在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开展。本届斗茶文化节由北京福建茶业商会承办,是“第三届马连道全国斗茶大赛”的升级,以斗茶提高马连道茶叶品牌的知名度,推动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经济发展。斗茶文化节在赏斗茶盛事、品顶级好茶、听专家论道之余,还在市场营销方面加强对茶企茶商的帮扶指导,给予市场推广机遇,开展福州茉莉花茶北京推介会、知识产权讲座、茶企如何度过“经济寒冬”专题讲座等活动。
斗茶大赛为竞品
提高市场知名度
在第一届、第二届马连道全国斗茶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斗茶文化节得到了茶企茶商的大力认可,一些参赛茶商表示通过斗茶大赛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得到荣誉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认知,因此诸多企业在斗茶大赛开始前送来茶样报名参与。斗茶大赛作为本届文化节重头戏,于11月28日-30日开展,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参赛茶样是白茶、红茶、铁观音、大红袍,参赛选送茶样为每份10.5kg,取样时在总茶样中随机抽取350g。经过评委层层筛选,在66份晋级复赛的茶样中,最终评选出3份茶样荣获茶王:北京茶人一桂商贸有限公司荣获铁观音茶王、武夷山怡茗茶业有限公司荣获大红袍茶王、北京宁思源茶业有限公司荣获红茶茶王。此外,芦东茶业、北京缘茗四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北京岭秀红茶业有限公司、北京春和乡茶行、北京林鸿茂茶叶有限公司选送的茶样被评为“大众评委最喜欢的茶”。
氛围浓郁的斗茶大赛着重以“专家评委+大众评委”的形式展现互动趣味,通过公开的现场评审让茶商茶友可以近距离观摩斗茶全过程,与专家评委零距离交流。本届斗茶大赛邀请了陈金水、郭雅玲、朱旗、王同和、沈红五位国家级茶界权威专家,并首次增加由茶爱好者组成的6人大众评委团,让斗茶赛事更具参与性与公开性。针对茶商茶友存在的茶叶知识疑问,斗茶文化节组委会还安排了斗茶评委专家座谈交流会,由五位国家级权威专家为茶商茶友面对面答疑解惑。
斗茶大赛颁奖典礼在11月30日下午举行,为获奖茶企颁发了殊荣,还让茶商茶友第一时间喝到“新鲜出炉”的大赛获奖好茶,通过对比品鉴专家和大众评委评选的好茶。颁奖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慈善预售专台,预购获奖茶可享受最低折扣并获赠精美礼品,斗茶文化节组委会延续惯例将预售所得的50%捐献京华公益基金会,定向用于大病医疗救助。
茉莉花茶推介
帮闽企打开北京市场
借第三届马连道全国斗茶文化节的东风,11月29日上午,福州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举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茶北京推介会”,世界级品牌——福州茉莉花茶亮相北京。此次推介会以“品福州茉莉花茶,忆纯正老北京味”为主题,是福州茉莉花茶近几年来在北京的最大规模和最高规格的亮相。
推介会上,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向北京市西城区政府赠送了2014年福州茉莉花茶茶王。福州市副市长严可仕表示,北京是茉莉花茶的最重要销区,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此次携带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亮相京城,旨在增进北京市民对福州茉莉花茶的了解,加强北京与福州在茶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借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效应和强大辐射力,将福州茉莉花茶文化发扬光大。北京市西城区区委常委王旭对此表示,茉莉花茶是福州人智慧的创造,备受北京市民的喜爱,饮用历史悠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希望有一批像福州茉莉花茶这样世界知名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强势进军国际市场,展示厚重底蕴、魅力时尚的中国茶文化,带领中国茶更好地走向世界。
此外,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吴依殿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茶”专题报告,北京茶界老字号代表吴裕泰公司总经理孙丹威讲述福州茉莉花茶和北京的深厚情缘。福建满堂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茶厂、福建九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五家茶企对福州茉莉花茶新品进行推介,使全场弥漫着清新的福州茉莉花香。
营销指导带茶企
走过“经济寒冬”
本届斗茶文化节结合茶行业市场所需对活动环节内容创新设置,加强营销管理指导。组委会联合北京12330、西城区知识产权局,于11月28日针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专场培训讲座,让茶叶企业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以及避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提升企业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针对近两年茶叶市场经济下滑致使茶行业进入“严冬季节”的情况,组委会特邀相关专家在11月29日开展专题讲座,从互联网营销、用户体验、茶品牌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解析,指导茶企如何度过“经济寒冬”。易观国际的专家宫兆龙指出,茶业出现市场缩水、客户群减小、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他指出茶企应该合理转换客户思维与用户思维,专注于实现客户大众性、刚需性和时效性。他还通过“双十一”茶企电商销售的数据解析电商营销之道,指导茶企抓住互联网不变的商业本质与购买需求来发力电商,达到聚粉、卖货、建平台环节的良好链接。
在营销指导中,杭州盒子铺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付成通过茶品牌设计的案例分析,揭示中国茶叶市场的三种品牌模式,即注重消费者认知沟通的产品品牌模式、给予消费者承诺的渠道品牌模式、注重消费者体验的服务品牌模式,指导茶企要完成品牌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产品由概念到可追溯的转变、商品名称由文化等级到文化的可视化的诗意产品等级的转变、产品分类由挑产品到选价值的转变,他提出用产品设计的理念来做包装设计,引导茶企在市场竞争中增强自主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