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谁是茶叶安全的守护者
——中国生态茶园记者行(上)
□ 本报记者 安明霞

安徽省休宁县茶叶局局长徐岩松(右二) 在茶园接受中华生态茶园记者行采访。宋安勇 摄

    初冬时节,北方已是冰天雪地,而南方的茶园依旧生机盎然。近年来,茶叶的安全一次次被有关组织和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茶园是如何管理的?茶农的食品安全意识怎样?11月20日—27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联合中国农资传媒、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声像中心、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公司驱车前往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四省主要产茶县,全面了解各地茶区为保证消费者喝到放心茶,在茶园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此次中华生态茶园记者行,记者在走进茶园与茶农面对面交流,与政府管理部门座谈中发现,这些年来,无论是茶农、茶企还是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为消费者喝到一杯放心茶而不懈努力。

    高山出好茶,我们的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了大半个钟头,终于到达湖北省兴山县水月寺镇马粮坪村。除了我们的车子,看不到其他车辆,陪同的兴山县特产局黄德淼局长介绍:“这里除了运输一些肥料等物资有车子来,平时基本没有车上来,这里的茶叶依旧是一家一户以分散种植为主,但不同于其他经济作物的是,在山区,茶叶是茶农比较有收入保证的作物,农民对种茶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非常高。”

    位于湖北省西部的兴山县,这里是全国优质柑橘的主产地,近年来,农民看到茶叶的效益有保障,种茶的积极性升温。全县已经发展了5万亩茶园,县政府计划在未来的3年内再发展3万亩茶园。这里以出产白茶为主,峡口镇普安万亩连片白茶专业基地初步形成,兴山县也稳步迈向湖北白茶第一县。通过全县最大的龙头企业——湖北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引领,4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全县茶农。黄德淼兴奋地说,茶叶已成为全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又一主导产业。

    记者在兴山县水月寺镇马粮坪村看到,近年来,县里对茶树品种选育非常重视,县特产局不是盲目到外省采购茶苗,而是征用了50亩土地,县特产局的技术人员专门培育、试种茶苗。特产局的技术人员一边指着茶苗一边告诉我们说,种茶是一项长期工程,一旦种下去,要三四十年,各地的土壤、气候均有差异,他们在茶苗的把关上非常慎重,要选育适合本地的茶树品种。树种是免费提供给农民的,全部由县里财政出资采购。马梁坪村村长王守金家也有3亩茶园,种下去才两年,还没有进入开采期,预计后年可以少量采摘。他说,县里鼓励种植茶叶,茶苗由政府统一供应,技术方面也有特产局的农技人员指导。他的茶园刚刚完成除草、施肥,应该可以安全越冬了。新茶园的管理工作量并不大,人工除草,之后开沟将配备好的有机肥施进去,初冬施肥为了来年茶树长势更加茂盛。施的是什么肥?记者问起了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王守金介绍说,县特产局的技术人员会根据我们当地土壤的现状进行配方,菜籽饼再加一定比例的氮磷钾混合肥料,每年初冬施肥一次。村里近几年茶园发展速度较快,一家一户的茶农基本上都能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去做,肥料选择、用量、施肥时间以及选用的农药品牌、喷洒时间等,主要的种茶大镇都安排了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茶农碰到问题可以及时请教。黄德淼说:“目前尽管在规模上不能与其他茶叶大县相比,但我们有昭君这一全国驰名商标,兴山白茶多次荣获国家级博览会金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随着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对茶叶工作的重视,兴山茶产业的未来应该差不了”。

    拥有“全国十大生态茶园”美称的安徽省休宁县,是全国茶叶重点出口示范县,全县18.3万亩茶园中有机茶园占到了3万多亩。大部分茶园位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全年三分之二以上时间云雾缭绕,休宁茶叶的出口量占到全国茶叶出口的七分之一。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品质好、农残低的放心茶。休宁县委、县政府在茶园的管理方面堪称全国典范。休宁县茶叶局局长徐岩松介绍说,休宁县早在2008年开始就出台了关于茶园管理建设的一揽子计划。休宁是全国茶叶种植的老茶区,茶园面积大,茶树品种老,茶叶是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休宁至今在全国没有一个叫得响的茶叶公共品牌,休宁一直为别人默默无闻地做嫁衣,全国不少出口企业的茶叶原料基地都设在休宁,这也说明我们的茶叶是安全的。县里在茶叶上的定位是以出口为主,做好全国茶叶出口示范县,这也逼迫县里有关部门在茶叶安全的管理上下功夫。

    茶叶安不安全,说到底就是茶园管理得怎么样。近年来,茶农精耕细作的意识在逐渐加强,也愿意配合政府部门的管理,因为关系到茶农自身的经济利益,不乱施肥、不乱打药,已经成为休宁茶农的共识。县茶叶局在茶园管理上做到了“统一配方、统一施肥、统一配备、统一管理”的四统一原则。县里为每个产茶镇都配备了1—2名技术指导员,负责管理、指导、监督茶农的用肥、用药工作。喷洒农药的设备、防护服县里财政统一采购发放给茶农。茶农施用的肥料也是县里的农技人员针对当地土壤情况进行配方后供应的。全县的农资配送中心——乡镇农资配送站——村级专营店三级农资配送网络形成了产、供、销、用一条龙的管理链条,并实现可追溯。在“产”上严格市场准入,在“供”上实现网络覆盖,在“销”上实行专供专营,在“用”上注重技术指导。为保证供应体系不出问题,休宁县建立了由农委牵头,检验检疫、工商、质监、公安等共同参与的农资联合监管机制,从源头上净化农资市场和茶农用药环境。茶园管理中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病虫害的防治,尽管大部分茶园都使用了防虫板,但夏季还是有很多虫子咬了茶叶,作为全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基地,很多农药是限制使用的。县里制定了《茶园重大病虫害预案》和《出口茶叶质量安全预警控制机制》,建立健全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修宁县茶叶协会——乡镇植保员——村级测报员三级病虫害监控网和黄山检验检疫局风险预警通报,组织科技人员及时诊断,发放可以安全使用的生态农药。自有茶园达3000亩的碧云茶厂厂长查维民向记者介绍说,县里对茶园的管理非常严格,技术指导也很到位,像我们这样的种茶大户基本上经常有技术人员上门免费指导服务,我们厂的茶叶在出口中从来没有因为检测不合格而被退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