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3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海南海口市社:“庄稼医生”到田头 水培蔬菜望丰收

□ 光 明 陈滢冰

    近日,海南省海口市农业局组织全市农业系统相关负责人,在龙华区五一田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美兰区三江镇茄苪村海南绿普生水培蔬菜生产基地召开现场会。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海口市供销合作社和龙华区共同搭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田头植物医院,为农民种植提供全程服务。而绿普生水培蔬菜亩产每年有望达到5万斤甚至8万斤,有效缓解海口夏秋供应难。

    “庄稼医生”出诊到田头

    “这豆角长了什么虫子?”3月2日上午,海口市龙泉镇西江村农民老陈来到五一田洋供销田头植物医院向供销合作社农艺师王小平求诊。

    王小平用专业工具检测后告诉他,这不是虫害,是病害,持续低温引起的。随后,他给老陈开了防治药方。3日一早,老陈告诉王小平,打药后豆角叶片不再枯萎了。他高兴地对现场前来参观的农业系统领导说,要多建这样的田头植物医院,随时为植物诊断病虫害。

    据龙华区供销合作社五一田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章胜介绍,市供销合作社和龙华区通过修缮共同组建龙华供销五一田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零距离“保姆式”的农业科技服务。以13000亩“五一田洋”为服务基础,辐射南渡江海口流域30万亩整治田洋,带动10万农民增产增收。

    服务中心为附近农民提供农技培训、农资保障、科学生产和瓜菜运销等全过程保姆式服务。使农民在家门口、田间地头就能购买到想要的生产资料和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已培训农民800多人。

    “没想到,无人飞机喷农药这么快!”看着飞机只用4分钟就给两亩地喷完除草剂,五一田洋村民陈业太十分惊喜。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对于成片种植区可引进飞机喷农药服务,一亩地无人飞机只需要2分钟;而传统人工喷农药,一亩地都要1个小时。机喷农药平均成本只有农民喷农药的80%。

    水培蔬菜亩产望达8万斤

    “我们的蔬菜长在离地高设有定植孔的塑料管道中,它们是靠喝管道中循环流动的‘营养液’长大的,避免了农药、化肥对生存环境的污染”。在美兰区三江镇茄苪村离地高设管道水培蔬菜种植基地调研时,基地负责人张喜军介绍,这里一茬叶菜从种至收只需15—20天左右,产量每亩每年可达5-8万斤。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新型水培技术蔬菜长在锯齿形连栋塑料大棚内。离地高设管道水培种植系统平台离地约1米高,一排排的塑料管道设有定植孔,营养液在管道中循环流动,为蔬菜输送水分和养分。这里种植的蔬菜有青梗菜、生菜等常见菜,长势良好。张喜军介绍,首期建成示范基地50亩。

    据介绍,这里的一亩大棚可以种植13000穴蔬菜,采用立体V字型菜架的能种更多蔬菜。每一茬叶菜定植至收获只需15—20天,青梗菜等产量每亩每年可达5万斤,空心菜可达到8万斤。在管道中栽培的蔬菜不仅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而且蔬菜体内的纤维累积少,营养价值丰富。水培系统离地高设生产,杜绝了土壤病虫侵染,也杜绝了土壤原有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物的污染,因此在生产中可以不需要进行农药喷施,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

    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林劲在调研时表示,这一新型水培技术具有产量高、品质好、不破坏土壤原有结构、不施用农药、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的特点,并使用深层地下水作为水源,营养液循环使用,这种生产环境有利于保障蔬菜生产安全,对于缓解海口淡季蔬菜供应依赖岛外外调现状也是有效探索。

    (摘编自《海口晚报》)

    本栏目由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协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