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吐普克尔村村委会办公室内,围满了前来办理贷款的农牧民,额敏县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一边介绍贷款政策,一边发放贷款。
随着春耕生产全面展开,农牧民贷款积极性日益高涨,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信贷人员有的进村入户给群众发放贷款,有的住进偏僻的乡村,调查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
家门口的支农服务
一部具备照相功能的手机、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记录本、一支笔,是信贷员邵华军随身携带的“四宝”。“这几样工具可重要了,我可以边走边记,对做好信贷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邵华军说。没事的时候,邵华军总喜欢到管辖的片区和农牧民唠叨唠叨,聊聊家长里短,了解一下农牧民的所思、所盼、所愿,用他的话说,这叫“接地气儿”。
面对经济新形势,额敏联社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主动服务经济新常态,最后达成了共识:支农须“知农”,要求干部员工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挑起担子,下功夫做足服务“三农”功课,要“入农门”“会农话”“干农活”“知农情”“解农忧”,这样才能使支农真正支到点子上、支到急需时、支出新成效。
“作为老百姓的银行,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是义不容辞的,只有下到农村去,与农牧民促膝长谈,了解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在‘知农’的基础上‘支农’,才能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金融帮助。”额敏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刘明辉说。
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为了让边远地区的农牧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金融服务,该联社一直致力于打通服务农牧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额敏联社加大乡镇及农牧区网点新建和改造力度,深入推进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村社工作,实现了农村金融网点的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办理金融业务不便的难题。同时,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该县各项惠农资金补贴、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全面实施,额敏联社克服人员少、户数多、柜台压力大等实际困难,主动承担起了代理发放工作,每年将3亿多元的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为政府分忧解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不仅如此,该联社还依据市场客户需求,积极拓展ATM、POS、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
“一个小小的手机银行,给我省了不少时间,以后交易再也不用排队等候了!”在额敏联社营业部的大厅里,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李春山摆弄着自己的智能手机。李春山是经营渔业生意的,以前,每次交易他都得用现金支付,路上带现金不安全不说,还特别麻烦。
前不久,在了解李春山的金融需求后,额敏联社的工作人员建议他开通手机银行业务,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实现行内和跨行转账业务,还不收取任何的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