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资料
内蒙古科右前旗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12 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中被评为“50 佳合作社”。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是无公害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现有合作社成员808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民2400余户,有机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34000余亩,2014 年合作社产品销售额为3200万余元。在“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的立体化种养模式下,合作社通过稻田养蟹,为合作社农户实现双丰收,带动了一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实践着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共同发展,并努力寻找着绿色农村发展致富的新方向。
此时的北纬46°大兴安岭南麓,春播在即。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社员们正在大棚里筹备着今年3万多亩水稻的育苗工作,这是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有机水稻的第9个年头,也是其自斩获2012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中国50佳合作社”殊荣后,继续探索的第3个年头。几年来,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北方的黑土地上,讲述着趣味盎然的水稻故事。
天然馈赠的有机水稻
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素有“天然大氧吧”之称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腹地,“我们正好处在阿尔山下游和归流河上游,不仅有牧区的水草丰美、空气清新,而且稻田里用的都是草原无污染的牛羊粪。土壤肥沃也是重点,我们这里经国家土地测试中心检测,每百克土壤含硒3.4微克,黑土地25-30公分以下都是河流沙,可以说是河卵石上种植的水稻。”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忠伟寥寥几语却形象到位地讲述了当地种植有机水稻的各种自然优势。
为了不负天然馈赠,更好地开发当地的水稻产业,2005年,当地农产品经纪能人张忠伟创办了兴安盟草原盛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又由草原盛业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成立了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利用200亩的水稻试验基地,每年引进10-20个新品种进行试种择优。为了鼓励成员能够按标准化生产,保证有机水稻、绿色水稻的生态品质,“合作社除了在种子、施肥、灌溉等方面严把质量关,还实行价格激励机制来逐年扩大当地有机水稻和绿色水稻的种植面积,农户的土地由绿色水稻向有机水稻的转换期越长,收购价格就越高。”张忠伟告诉记者,“我们会逐步实现从施用少量化肥的绿色水稻向全程纯天然生长的有机水稻进行转换,周边索伦马场、乌兰河等牧区的羊粪,就是我们种植有机水稻的天然有机肥。在水稻品质的保证上,我们也一直严格把关,如果水源上游有施用化肥的地块,下游农户的水稻肯定就不得被认定为有机。在收购时,合作社与农户会共同抽样,如果在水稻品质检测上农户有异议,可随时申请复检。”
2014年10月,在内蒙古区社牵头成立的北京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内,颗粒饱满的草原盛业大米正整装待售,一展兴安盟绿色风采。在草原盛业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支持下,合作社生产的大米在公司加工厂统一加工,并成功打造了“草原盛业”这一有机大米品牌,极大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达34000余亩,草原盛业大米被销往全国各地。
稻田养蟹的一地双收
水稻之所以能让当地农民收获不俗,除了有机和绿色,更得益于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的立体种养模式。
所谓“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的立体化种养模式,即同一块地里种稻与养蟹两不误。为了达到有机水稻的生产标准,合作社每年都要组织骨干成员赴盘锦、五常、松原等地考察有机水稻种植和稻田养蟹等先进技术。“借鉴先进地区生物除草灭虫的经验,我们在2008年就开始在500亩稻田养殖河蟹,75亩稻田养殖有机鱼,除草、松土、灭虫的同时,也监督和抑制了农户对化肥的过量使用,否则螃蟹也没法存活。另外,稻田养蟹等于额外增加了一份经济效益,养殖1亩河蟹,每亩可额外增收650-1000元,所以很受欢迎。”张忠伟说。
哈拉黑幸福村的农户刘刚就是“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的多年受益者,自2005年成为首批入社社员,从15亩订单发展至35亩订单的他,已经成了养殖河蟹的“行家”,“秋收时,有机水稻平均亩产400公斤,一亩投苗5公斤的螃蟹产出20公斤,成蟹能卖到60-80元一斤,比单种水稻能多挣不少。”
截至目前,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稻田内养殖河蟹及有机鱼达5000亩,预计今年实现1万亩。“稻田养蟹两不误,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还能保障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大米。”通过立体化种养模式让农户们鼓起的口袋再添厚度,让张忠伟颇为欣慰。
《爸爸去哪儿》版的田园经济
“现在城里的孩子不一定认识水稻等农作物,认识的也不一定知道具体是怎么生长的。” 自去年7月起,张忠伟带领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优势的自然环境资源,试运行农户家庭体验项目,“我们参照《爸爸去哪儿》节目,让来体验农家生活的城市家庭通过抽签随机决定住哪个农户家,到农田参观体验、享受自然风光、感受农家篝火的同时,农户家里给腾出一铺炕,餐餐保证吃上小笨鸡、农村猪、自家种的蔬菜等农家饭菜。现在反响很好。”
如何进一步发展“田园经济”,张忠伟打起了充分利用农户自家房前屋后的院落发展副业的“小算盘”,“目前我们正在开展黑猪养殖项目,计划今年首次试养200只,保证不喂饲料,严格遵循自然生长,达到规定重量的一年半养殖期再售卖,用笨养法养有机猪。”同时,合作社为黑猪建立可追溯体系,“给猪仔打上耳钉,上面有二维码和监控器,可以扫描出黑猪的出生日期、饲料、饲养人情况等信息。通过建立可追溯体系,让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后就可以看到这只黑猪的养殖过程等所有信息,能吃得更放心,老百姓也能利用农闲时在自己家院子里就多增加收入。”张忠伟表示。
为了让农户农忙时安心种水稻、农闲时做好田园经济,专业合作社目前正在科右前旗工业园区建设加工厂和综合办公楼,加工厂将专门加工农户自家的杂粮杂豆,分担其农活负担;综合办公楼内将建合作社展厅4000平方米、电商平台400平方米,作为合作社窗口将自有产品展示、销售。“农民担心啥,合作社就解决啥”,张忠伟始终认为这是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黄金规律”,而“走出去”的同时还能“请进来”,则成为东盛稻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正在探索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