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抢抓农时、不误农事,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抢先抓早,统筹安排,全力支持春耕生产。
强烈的支农助农责任担当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全力做好支持备春耕生产准备工作。
一方面,匡算春耕资金需求,安排筹集备专项信贷资金,为春耕生产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2015年年初吉林农信全系统工作会议上,确定了“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工作主线,明确了“三个不低于”目标:农业贷款余额不低于上年同期余额,农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
另一方面,各基层行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做到春耕资金需求早调查、贷款投放规模早计划、支农信贷资金早筹措、春耕生产贷款早投放。
丰富的强农富农产品体系
“农信社的‘直补保’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有了这笔贷款,我就可以扩大养殖规模了。”家住梅河口市牛心顶镇河东村的金昌杰夫妇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承包土地360余亩,每年直补资金近8.5万元,雇工30人,拥有收割机、插秧机等大型机械11台,年纯收入45万元。为引入奶牛养殖,他们用粮食直补资金做抵押在梅河口联社贷款40万元,预计未来3年可实现收入超百万元。
老金口中的“直补保”是指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国内首创并荣获“全国最佳农户金融产品创新奖”的“直补保”贷款,以粮食直补资金作为抵押,贷款额度放大8至10倍,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由于覆盖面广、普惠程度高、社会效益好,现已成为吉林农信的拳头产品。
截至3月末,吉林省农信社新发放“三农”贷款98.1亿元,其中“直补保”贷款2.35亿元,土地收益保证贷款9931万元,涉农企业贷款51.4亿元。
便捷的利农惠农渠道服务
为满足广大农民春耕期间支付结算需要,吉林农信以营业网点为基础,以电子渠道为重要手段,以助农服务点、流动银行服务车为补充,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立体化的渠道服务体系。乡镇网点推行“阳光办贷”“低柜办贷”,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延时服务,确保农民第一时间拿到春耕贷款。吉林省农信社前期还建设助农金融服务点5793个,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金融网点全覆盖。2015年年初至今,助农金融点累计交易笔数12.33万笔,金额4668万元。
吉林省农信社还着力提升助农金融服务点的综合服务能力,与吉林省农委科技信息服务站、村级“一站式”服务群众平台实现优势互补,为农民科学播种、施肥、用药提供技术指导。“智慧农村手机支付业务” 2013年获得了人总行技术创新突出贡献奖,两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有效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今年一季度实现交易笔数14万笔、金额58万元。
(姚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