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抢抓农业产业发展机遇,积极鼓励当地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引导农户建设现代化大棚,“贷”动绿色产业发展,根据农户的不同需求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为广大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种植户变成了小康户
张启宽是太谷县范村镇坪上村的种植大户,2011年就开始种植大棚,但建一个大棚至少需要投资8万元左右,由于当时手头资金严重不足,于是,老张找到了太谷联社。在该联社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的扶持下,大棚很快建了起来。
由于管理科学,老张的黄瓜和其他村的比起来,不仅长势喜人,而且口感极佳,效益也非常好,当年就挣了10万元,直接收回了全部投资。第二年,太谷联社将其信用贷款额度提高到了9万元,热情高涨的老张又建了两个大棚。就这样,连续干了三年,老张用大棚挣的钱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楼房和汽车,在村里也可以算得上是小康户了。
合作社走上了致富路
太谷县民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任村乡大郭村,在该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资金短缺一直未能大规模发展生产,太谷联社客户经理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合作社种植蔬菜及有关蔬菜的经营项目市场前景良好,于是根据新出台的《农业产业园地设施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为其发放贷款100万元,使得合作社及时地购回了农资、农产品。
顺应农户大棚建设需求,太谷联社积极引导合作社引进新技术,新建了大棚保温棉被生产线和冷库。每到秋季农产品价格低迷之时,太谷联社以高出市场价格的0.1元/斤或0.2元/斤收购,用于冷库储存,等到价格合适时出售,既解决了农户销售难的问题,也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
“1+3”贷款显神通
“不是咱有本事,实在是赶上了好时候,让咱遇上个吉星——农信社。没有他们的贷款扶持就不会有今天的‘鑫之海’。”今年35岁的杜为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为太谷县胡村镇南阳村的党支部书记,2013年年初杜为国带领村民发展设施农业,开始筹建“鑫之海现代设施蔬菜示范园”,农信社客户经理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2014年因实行园区改造出现了资金困难,杜为国第一时间想到太谷联社,正逢当时该联社新推出了“1+3”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评级授信模式即“信用+(资产+经营+合作)”,经过测算后,太谷联社及时为其发放了380万元贷款。
杜为国说,园区内计划建39个蔬菜大棚,目前已启用13个大棚,这13个大棚分别承包给了本村的6个农户,棚内种上了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茄子等蔬菜,已初见效益。据了解,该园区辐射带动的这6户大棚种植户,户均年增加收入2万元。
为支持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太谷联社今年已累计为8877户农户发放贷款3.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