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澳棉能否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据一些外商和国内贸易商反映,最早5月中旬前后就将有第一批2015年度澳棉抵中国主港,而且随着采摘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棉花加工进度稳步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高品级机采澳棉进入中国市场,美棉、巴西棉、新疆手采棉等受到的冲击或较大。澳棉在纤维长度、纤维强力以及一致性等方面要强于美棉,品级高、短绒率低及杂质少使澳棉在与巴西棉的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那么5-9月份澳棉能否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会有哪些障碍呢?

    首先,政府严控2015年棉花进口配额的发放。考虑到中国1100多万吨国储棉和2014/15年度国产棉花供需基本平衡,为不打压国内棉价和维护农民利益,有关部门一再表态,2015年原则上只发放入世承诺的89.4万吨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3月底,89.4万吨配额已使用近一半,如果后期没有“采购新疆棉按比例搭配滑准关税进口配额”等措施出台,澳棉45-48万吨产量中能进入中国市场的比例或不足65%。

    其次,澳棉过高的价格也使中国纺企“望而生畏”。目前棉商报价基差在25-28美分左右,虽然较3月份普降3-4美分/磅,但是SM1-5/32〞澳棉的CIF报价仍为88.5-91美分/磅,折合1%关税下人民币价格13900-14300元/吨,折合滑准关税下的价格则在15300-15500元/吨,均高于当前2128级手采棉在内地仓库的报价,而目前港口C/A-SM1-1/8〞美棉的价格大多在16100元/吨,澳棉的销售价格预计不会低于17000元/吨(净重),纺企能否消化值得商榷。

    再次,中国纺企资金流比较紧张,澳棉采购或有难度。从调查来看,目前江浙、山东、河北等地棉纺织厂虽然C40S及以上高配、精梳棉纱、高支高密坯布的订单形势比较好,但1-2个月账期成交非常普遍,而新疆一些轧花企业、棉花经营商也及时调整思路,帐期或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提货的比例升高,LC90天和缴纳10%-20%的合同保证金对棉纺企业而言资金压力不小。

    (裴 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