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4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突出特点 全面打造县域电商
荆门市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实践
□ 严明松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供销合作社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探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积极拓展电商业务。在巩固做大传统经营业态的同时,市直的东方百货和金城集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介入电商业务,均组建了电子商务公司。东方百货还开通 “东方E购商城”、“东方微生活”,与微盟合作,成为微盟在荆门地区的唯一代理商,2014年启动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工程,并被纳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承办企业和湖北省第二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公司围绕“两个中心”、“两个体系”、“三个融合”、“一个网络”开展工作,已完成4个乡镇“新农村电商服务站”试点。金城集团在淘宝上开建“金城乐购”网上商城,与美团网签订合作协议,入驻建行善融商城平台。目前在线类目80多种,涵盖100多个品牌的1000多个单品。湖北建行已经把金城作为荆门市重点电商超市向全国电商推广。2014年,两家公司实现电商交易额1500万元。

    二、注重突出自身特色,县级电商实现突破。钟祥市供销合作社利用自身培育发展的日用生活品配送企业—钟祥市鼎晟商贸公司,采取O2O经营方式,投资80多万元于2014年10月建立了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成为荆门供销合作社系统首家县级电商平台。通过微平台开展微营销,以网上销售带动门店销售,以门店销售支持网上销售;同时,通过该平台为农民在网上推销当地特色农产品,直接与大型超市、酒店实现无缝对接,让优质农产品进超入市。目前,该公司拥有代理品种10大类500多个品种,配送车辆8台,经营网点 2000多个,实现线下配送额300多万元,帮助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100多万元。2015年,该公司计划投入800万元建设仓储设施,购置配送车辆,力争实现电商销售3000万元,成为钟祥最大的农村电商企业。钟祥市社发展农村电商的实践为荆门市县级供销合作社开展电商业务提供了有效经验。今年,荆门市社将按照总社、省社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在每个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组建电子商务公司,并牵头发起成立电子商务协会。通过与东方百货、金城集团电子商务公司的上下对接,抢占农村电子商务的终端市场和前沿阵地,引领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创新农资经营方式,探索农资电商业务。今年初,市社与江苏和盛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合作,合资成立了荆门和盛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打造市级农资经营龙头企业。计划以全系统覆盖城乡的农资经营网点为依托,进一步发展荆门和盛农资县级连锁公司,恢复重整农资经营网络。充分利用江苏和盛农资连锁和其占股的农资电商网“农一网”的优势,推动农资业务的线上线下交易,打造荆门地区农资经营的电商服务平台,以和盛农资连锁实体店为载体,完成农资电商“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工作,真正实现“鼠标轻轻点一点,购买农资真方便”的目标。4月3日,荆门和盛农资在团林举行了“农一网”荆门示范工作站启动仪式,农资“实体店+电商”工作正式向全市范围推开。

    四、积极开展联合合作,搭建电商共建平台。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社与省建行的助农金融合作战略协议,市社主动加强与荆门建行合作,组织召开了“裕农通”业务推进会。邀请省社裕农公司和建行的技术人员详细介绍农村电子商务及相关业务情况,对在村级综合服务社开展助农金融服务业务进行安排部署,全面启动该项工作。目前工作进展非常顺利,深受广大业主和农民群众的欢迎。今年2月10日,荆门市政府、东方百货与京东集团就共同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战略签署了合作协议。京东集团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东方百货电商平台优化业务结构和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工作,提高经营水平,通过双方努力,力争将荆门打造成全国电商进农村项目的标杆市。市政府全力支持京东与东方的合作。与此同时,东方百货正与联通集团商讨合作,通过引入专业软件,提升对电子商务数据的分析水平。

    目前,荆门市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仍属探索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及上级联社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的工作,与荆门市农村现实需要仍有很大差距,依然存在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人才和技术缺乏、发展缓慢、规模较小等问题。为加快推进荆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工程,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硬件设施的投入到政策环境的建设,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引导和扶持,做到“引导不主导、扶持不干预、服务不包揽”,放心把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工作交给供销合作社牵头来抓,共同营造一个政府重视支持、供销合作社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良好发展环境,为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