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和白茶有个约会

□ 蔺淋娟

    初见

    大学才对茶文化感兴趣的我,第一次知道茶有六大类,也是第一次认识白茶。由于我特别喜欢白茶花,所以见到“白茶”这两字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感。2014年4月,考研复试结束后的我来到红河谷中的太阳城元江看望住在茶山下的老师,打算在这大片大片绿意盎然的茶山上放松心情。

    4月的红河谷温差很大,中午格外的闷热,早晚又有一些微凉。罗师是喜欢茶的人,茶知识很丰富,有时自己也制茶。每天早上我们到茶山上散步,茶园的空气十分清新,薄雾散去,茶叶上的露珠在清晨阳光下折射出一个美丽的小世界,我们就一路欣赏茶园景色一路学习茶叶知识。到了晚上我们就坐在阳台上喝茶、聊天、听音乐,这日子真是舒服极了。一天晚上,罗师拿出一包自己制作的茶来冲泡,看茶叶芽毫完整,满身披白毫,看上去和平时喝的普洱、铁观音、红茶明显不同。看汤色黄绿清澈,入口后滋味清淡回甘,喝完后口存淡淡清香,给人一种清新干净的感觉。我激动又好奇,忙问老师这是什么茶,老师说这是他自己做的白茶。就这样我和白茶相遇了,就像遇到一知己,那种由心的喜悦。在元江茶园的那几天,一直留在我记忆中最美好的角落里。

    再遇

    7月,接到读研录取通知书的我在家里等待9月开学,空闲的两个月我决定去学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于是在茶艺培训课上我和白茶再次相遇了。茶艺老师讲了各大茶类的知识,教会了我各种茶类的冲泡方法,其中最惊喜的还是学习白茶白牡丹的盖碗冲泡法。杯里的白牡丹好似一个风度气质的女子,不孤傲,不张扬,娴静温婉高雅可敬,宛若一潭秋水。我一边泡茶一边把解说词细细道来:“白茶牡丹,芳华初展;纤手置茶,淡泊雅志;雨润蓓蕾,清波潋滟;滴水情深,牡丹凝春;高山流水,蓓蕾初绽;敬奉香茗,冰心一片;春风拂面,茶香飘溢。”一杯杯散发着幽香的、暖人心脾的白牡丹,在云蒸霞蔚之中,让喝茶的人神游大自然,淡忘烦恼与忧愁。泡茶、喝茶的过程就是一次美的享受。因为有茶,这个假期变得格外充实美好。这个7月,所有的相遇都是这个雨季最美的礼物。

    相识

    一个月的培训学习后,我对茶文化更加着迷,掌握了一些基础茶知识后,我对学习茶文化更加信心满满,剩下的假期我读了陆羽的《茶经》,还看了很多和茶有关的著作,也更加关注和了解白茶。我自己通过看书看视频,边看边做笔记,到现在已是厚厚一大本。那是我写给茶的日记,与白茶的相识,就像和好友聊天,越聊就越熟悉,越熟悉就越喜欢。

    相伴

    现在我在桂林继续着我的学习生活,白茶就像老友一直默默陪伴。喜欢捧一本书,喝一杯清香的茶,在宿舍门前的草坪上度过一个悠闲的周末。喜欢在同学聚餐大鱼大肉后,来一杯淡淡的白茶,除去油腻获得一份畅快。喜欢在朋友生日时,送上一份自己包装的白茶,送去祝福也送去健康。喜欢在一天的喧嚣与忙碌后,给自己泡一杯白茶,收获一片宁静洗涤一颗心灵。

    白茶以自己清香淡雅,清新超凡的气质,让我深深为之着迷。没有普洱的醇厚,没有红茶的褐红,没有乌龙的茶香,只有平凡的样子,平淡的香气,平常的味道。时常感叹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唯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白茶走进我的生活,走过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以及那些最难熬的时刻,而且会一直陪伴我走下去。感恩相遇,感恩相识,感恩相伴,我想就这样和白茶一直相约到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