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5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红红火火的“0790” 蒸蒸日上的电商中心

□ 本报记者 叶 梓 通讯员 熊文珍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产业组织方式、商业经营模式、市场竞争格局面临巨变的新形势下,江西省新余市供销合作社适应新常态、新趋势,上下联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同时搭建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培养电商并助推地方特色农产品流通,全系统电子商务发展成效初显。

    红红火火的

    “0790购菜网”

    “包菜1.8元/斤、油麦菜2.1元/斤、白萝卜1.2元/斤……”登录0790购菜网,新鲜蔬菜、四季水果、肉禽水产、五谷杂粮等共1000多件商品在线销售。据了解,这里的商品价格比线下商超便宜了两成左右。

    0790购菜网是新余市社下属企业泓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打造的农副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平台。购菜网采用“蔬菜基地—网络平台—终端客户”的直销模式,实现农产品从基地直接到城市居民餐桌的目标,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厂家到终端”的一站式电子商务销售体系。网站实行高科技网络与传统销售渠道相结合,实现线上与线下、传统净菜超市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在我们网站选好商品后,可以通过网上点击和拨打客服电话两种方式进行订购,并且只要在当天15点前下单,次日9点之前市民们就能够收到我们新鲜健康的产品,而且是货到付款。”公司董事长邓春红说道,“因为我们菜品新鲜而且便宜,在配送方面我们有相应全面的配套设施,配送也很便利,现在很多幼儿园和酒店都开始下大订单了。” 除了线上的产品购买以外,公司线下遍布全市各大小社区的净菜直销店,能够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买到放心平价食品。

    0790购菜网运营不到一年,已成为新业态里的“一匹黑马”。自运营以来,客户日益增加,销售额不断攀升,由开业当天的3000余元到现在每天16万余元,并与多所学校达成合作协议,提供新鲜蔬菜瓜果,保障学校食品供应安全。

    “便宜的价格是我们吸引市民的方式,同时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我们始终严格把控,只有这样我们的平台才能更持久的为市民服务。”邓春红告诉记者。为保障货源,泓兴公司对全国多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模化生产基地的优质商品进行整合,目前拥有100多家自营及农户合作的种植、养殖基地,有粮油、果蔬、水产、畜禽、加工、土特产等15大类。同时,公司实行“订单农业模式”,以销定产,在保障农户最大利益的同时,通过产销相结合,平台包销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保障了食品链接的供应。为保障食品安全,公司建立独立的电商程序操控中心,仓储、冷链、高科技智能食品检测仪器,包括果蔬农药残留,肉类药物残留,干货荧光检测。配送有常规车队、快速车队,做到从产地到餐桌全程为市民提供安全保障。为方便市民,公司销售网络线上线下覆盖全市到乡镇,已在新余市内开设了近50家小区专营店,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订货、取货、售后服务等,让放心食品进入千家万户。0790购菜网的成功运营,实现了农民增收、居民减负、市场规范和企业受益的多赢局面。

    蒸蒸日上的

    供销电商服务中心

    为适应新时期现代流通新要求,2014年分宜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江西弘毅电商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分宜县供销电商服务中心”,并力促该中心成为分宜县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基地。据了解,该中心主要通过挖掘分宜县农副产品上市,帮扶创业群体电商发展,与淘宝、京东、1号店平台合作,建设分宜县、乡(镇)、村三级电商渠道的运营模式,开展电商创业技能培训。面向有电商创业意向的人进行教育和培训,指导如何开店、如何选货,甚至直接提供货源,让更多农民成为“淘宝”店主,打造出极具地方特色的“淘宝村”。依托培养的电商,中心联合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挖掘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据了解,基地自运营以来,已投资180余万元,建立了1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分宜全城电商),建立了1个镇电商服务中心、2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开展电子商务培训700余人,网商从业专业培训1000余人;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近500个品种,上线销售恩达家纺、松山腊肉、新余蜜桔、仙女湖粽子等特色产品,帮助当地农民将农产品外销,助农增收致富。

    “0790购菜网”和分宜县供销电商服务中心的成功运营,是新余市供销合作社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进行“再次创业”的决心体现,开启了运用电商平台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供销新路子。据悉,2015年,新余市委、市政府已出台并即将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全市供销合作社将借此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