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0日,“茶馆转型升级研讨会暨全国百佳茶馆走进品品香”活动在福建省福鼎市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会、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办,福鼎市茶业协会、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承办,集结2011—2012年度的全国十佳特色茶馆和全国百佳茶馆馆主,共同探讨中国茶馆在当下社会经济不断更新的大环境下,如何调整舵盘,转型蜕变以适应大环境。
5月9日上午的茶馆转型升级研讨会正式开始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福鼎市人大常务会主任、福鼎茶业领导小组组长陈兴华,宁德市茶业协会会长李步泉和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健分别致辞,表达对本次研讨会的高度认可,以及对中国茶业,尤其是白茶未来之路的迈进方向和茶业和茶馆界交织叠加的深远意义,给予期望。
集思广益推进“中国茶馆”建设
我们相聚在福鼎,号召全国百佳茶馆走进福鼎白茶之乡的同时,举办中国茶馆转型升级研讨会,共同就我国茶馆行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深入研讨。
茶馆行业“新”,是因为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馆这二十年来的发展一日千里,诞生了许多新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少不了茶馆的身影,充分说明了茶馆的地位。茶馆行业“老”,是因为茶馆始于唐宋,如今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之一。茶馆行业的欣欣向荣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但是,由于产业规模小、发展时间短、行业标准以及行业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茶馆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困难。
因此,如何使我国茶馆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让“中国茶馆”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做得精,成了我们如今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次研讨会的核心内容。期望通过我们的会议,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让“中国茶馆”真正成为“中国茶业的名片”。
促进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福建省福鼎市茶业历史悠久,环境得天独厚,是中国白茶之乡,也是中国重点产茶县。2014年全市茶园面积21万亩,茶叶总产量1.95万吨,茶叶总产值28亿元,从事茶产业的人口40余万。“福鼎白茶”品牌位居201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5位,价值31.41亿元。
福鼎白茶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地域唯一性,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二是工艺天然性,白茶是晒出来的。三是功效独特性,福鼎白茶是“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福鼎市政府对于白茶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制定了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茶业领导小组,使福鼎白茶走上了良好的发展道路。同时,也要感谢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这样优秀的龙头企业支持,以及茶馆对茶叶产品的推介。福鼎白茶在市场中经历了不被了解到被了解、不被喜欢到被喜欢的过程,逐渐被消费者熟知。消费者刚开始接触可能会觉得白茶口感淡,但越喝越会对福鼎白茶日久生情。
面对白茶产业如何发展、能走多远的问题,我们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从两方面抓起:一方面是加大“福鼎白茶”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广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是确保福鼎白茶的茶叶质量安全,通过“制茶有标准,晒茶不落地,压饼不掺假,年份要真实,农残严抑控,经营讲诚信”六个计划做到产业可持续发展。
此次研讨会在福鼎举办,给予了福鼎茶业学习发展的机会,更加了解茶馆业乃至茶产业的发展营销策略及战略目标。
联袂共创白茶营销辉煌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福鼎白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其具备工艺天然型、地域统一性和功效独特性,以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优势备受市场追捧。福鼎白茶已成为众多茶叶爱好者青睐、经营者看好、收藏者心动、养身者必备的好茶。
据农业部及福建省、宁德市茶叶质监部门的抽检,宁德市十几年来的茶叶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7%以上。福鼎、福安、寿宁等多个县、市更是被国家林业部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五个县市区被评为“中国重点产茶县”。其中,福鼎市还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
茶产业作为福鼎市的绿色生态产业、高效产业和富农产业,得到了福鼎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宁德市现有大小茶叶企业近2000家,茶园100万亩,茶叶产量达8万吨。近几年,宁德市愈加注重茶叶品牌建设,“品品香”、“六妙”、“仙洋洋”产品获得国家驰名商标。
此次,全国百佳茶馆来到中国白茶之乡——福鼎,走进福鼎白茶的领军企业之一——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召开茶馆转型升级研讨会,并邀请国内顶尖的实战型专家、营销专家、连锁经营专家传授指导,这将是福鼎市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学习交流的良好机会。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和市场的不断调整,福鼎市茶叶企业在国际国内的茶叶产品销售方面遭遇了困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前行。我们期盼通过此次研讨会,由专家指导迷津,也期盼与会的百佳茶馆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创茶叶营销辉煌。
茶产业如何走好品牌化道路
现阶段,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我认为中国茶产业更要走上品牌化道路,创建茶叶品牌,弘扬茶文化。中国茶产业要走向品牌化,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从横向看,要将建立产品的标准化和中国特有的茶文化相结合;从纵向看,要解决资本和人才的问题。
长期以来,茶叶作为农副产品来销售,卖原料、卖散茶成为茶行业的一大常态。而没有标准化产品的结果,只会使茶叶市场越卖越乱,客户越买越糊涂,更催生出盲目推崇野生茶、大树茶、山头茶等不良现象,无法向消费者传递一个标准化产品的概念。中国茶业若无标准化产品,无异于“茶叶用麻袋装,用报纸包”,增产不增收。
我曾说过,中国茶叶没有茶文化,就是一片树叶。茶叶品牌化建设也要讲求文化内涵和茶文化核心价值,只强调产品标准化是追求利润,只关注茶文化只能成为小众茶,唯有达到既有标准化产品又具备文化内涵,才是茶业走向品牌化建设的正路。
标准化和茶文化这两个条件的完备,依托于资本和人才。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资本力量,才有能力解决标准化建设和实现茶文化的传播。同时,品牌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运作上,因此要积极引进茶行业缺乏的品牌建设人才和茶叶营销人才,从而实现资本的高效运用,进而建立起标准化和茶文化相结合的茶叶品牌。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我相信解决好标准化、茶文化、资本和人才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定能成功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最终成就茶叶品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