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精神背后的记录者
我是1977年参加工作的,来到供销合作社工作已经将近40年了。对供销合作社有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对“扁担精神”情有独钟,因为我是在“扁担精神”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我现在在林州市供销合作社办公室工作,一直从事着林州市供销合作社、特别是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扁担精神”的有关资料搜集、信息发布、宣传报道等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筹建“扁担精神”纪念馆,在这个过程中对“扁担精神”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精神得到了鼓舞。在文字的组织过程当中,我都是流着眼泪在组织、在编辑,因为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实在是太亲切,太可爱了!
“扁担精神”不仅是我们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一面旗帜,也是全社会一大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欢迎全社会、全系统的各界人士来参观“扁担精神”纪念馆,来学习“扁担精神”,为我们早日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我爱供销合作社!
山里人心上的供销社主任
我爱供销合作社,我爱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我真心爱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我是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第九任主任,我家乡就在这里。1976年参加工作,到今天已经是40个年头了,我已在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深深地扎下了根。
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是山里人心上的供销合作社。因为它植根深山区,靠的是一根扁担传精神,靠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几年来,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围绕旅游搞建设、促发展、做文章,为石板岩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起到了带头作用。此外,我们多个基层社搞起了林果、药材专业合作社,使当地老百姓的收入由原来的几百元发展到现在的上千元,切实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在旅游服务方面,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现在,石板岩旅游在整个太行大峡谷的旅游上占据了半壁江山,前来石板岩学习、参观、旅游的客人逐年增加,石板岩的父老乡亲收入也因旅游的发展倍增。可以说,这些都为在新时期弘扬“扁担精神”、发扬“扁担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接过扁担挑大梁的接班人
我于1981年元月参加供销合作社工作,于2014年12月27日受党组理监事会安排,任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第十任主任。来到这里,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又感到十分荣幸和光荣;来到这里,我一定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围绕石板岩旅游区的经济发展继续尽心尽力为农服务,争取让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再上一层楼,让扁担精神这面红旗红上高空,高高飘扬!
视诚信为生命的老社长
我来到供销合作社工作已经有35年多了,在这三十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我们诚信经营,农民是不会忘记我们的!
在前几年,我曾经遇到一些不法商家到供销合作社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有一回,我记得非常清楚,就是荥阳有个种子户,他说市场上75元一袋的“种麦一号”,50元就卖给咱们。当时我一想就不对,再加上咱们供销合作社历来以诚信为本,靠的就是取信于民,绝不能干这种没良心的事!卖假种子就是砸自己的牌子,我觉得全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人都不会这么做的!我们要做就做老百姓靠得住、离不开、信得过的放心店。
记者手记
在我踏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第一天,我便从人事处老师的口中学习了什么叫做“扁担精神”。然而当我踏上这片山路,亲身感受到即使是坐车上山都略感险峻的路途,才更加深深体会到我们的前辈们是多么地不易、忘我与辛劳,才更能明白供销合作社与农民朋友间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信任。
大到化肥农药,小到针头线脑,看似不起眼的林州市木纂村级综合服务社内经营着7000余种商品。多年来,他们坚持“宁可让利,决不让市场;宁可少赚钱,决不失民心”的经营策略,拒绝了多家回扣丰富的假种子、假化肥经销商,成为当地农民靠得住、离不开、信得过的放心老店。而作为在供销合作社干了近40年的老员工,宋进章则为“扁担精神”纪念馆的成立倾注了无限热情:从文字资料的搜集、编纂,到历史照片的挖掘、修复;从展厅的筹备、布展,到对外的开放、宣传,处处留下了他奋斗的身影,深处太行山内的纪念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吸引了超过10万游客。为了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石板岩供销合作社老主任杨增和带领一班人马搞起了林果、药材专业合作社,使当地百姓每年在这方面的收入从400元左右攀升至5000元左右。为了扶持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他带领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的员工大干苦干,为农民开展农家乐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物资供应支持。而曾在多地供销合作社工作的董法兴,于2014年年底被任命为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第十任主任。面对这一光荣的使命,他深感责任重大,决心更加刻苦地学习、勤奋地工作,继续围绕当地农业、旅游业、第三产业等核心工作而奋斗,让“扁担精神”在新时代继续熠熠闪光!
在我前往太行山石板岩供销合作社采访、录制节目的这天,正好也赶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决定》发布的当天。面对“老精神”与“新局面”的巧合相撞,作为一名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记者,我深感荣幸。只想对这片热土说上一句:供销社,棒棒哒!供销人,好样哒!
本期记者 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