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3日,《2014-2015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是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每年发布一次的旗舰出版物,本年度《报告》阐述了2014年的主要粮食政策问题、发展和决策,并突出了2015年的挑战和机遇。
《报告》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强国,同时也有约8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许多人还营养不足。新的农业发展战略正从单纯追求主粮自给自足转向重视国际贸易和加强农民财产权利。这一政策转变正是该《报告》关注的众多中国粮食政策热点之一。
“中国正在经历一系列重大变化,政策也必须相应调整以保障最脆弱人群的福利和确保全民粮食安全。”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说,“中国现在可以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汲取其他国家通过小农农业主导型策略减少饥饿的成功经验。”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扩大食物生产的途径。据预测,全球水产养殖产量增长量的一半,即鱼类产品总量,将来自中国。
“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在减少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樊胜根说,“中国应加大与非洲合作,加强农业技术转移,并积极参与到全球事务中去。”
(梁 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