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劫”出租车公司,美丽说“打劫”淘宝,一家叫做连咖啡的餐企开始“打劫”星巴克。从提供“补充型”服务开始,连咖啡用互联网思维侧翼包抄,“打劫”行业固有利益方,这种玩法或许可以成为创业新路径。
明目张胆“打劫”
关于连咖啡,说好听点叫做咖啡外卖平台,其实是跑腿送咖啡。对于很多忙碌的都市白领来说,每天早上或者下午喝一杯咖啡成为了生活常态,如果不想出去喝,就可以通过连咖啡下单,由对方负责去星巴克或COSTA买咖啡送到办公室,每单加收2元。
连咖啡虽然每天在北京有数万单的规模,还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微薄的服务费还是不构成起眼的盈利模式,所以难以摆脱跑腿公司的形象。连咖啡的创始人王涛表示,连咖啡的初衷是让更多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消费咖啡,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提高用户体验及运营效率。
但是,连咖啡最近的一个举动,暴露了他们此前埋下的“伏笔”。连咖啡近期推出了自营品牌Coffee Box,而且在北京开有两家已对外营业的门店,分别位于望京和工人体育场,这两家店成为连咖啡实体落地的“试验田”。早期为用户提供星巴克、COSTA的外卖服务,让连咖啡轻巧地完成了消费者行为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和服务关系,为其现在打造自有品牌提供了有力铺垫。
对星巴克而言,连咖啡的行为绝对可以称得上赤裸裸地“打劫”,连咖啡以衍生服务之名,行截留顾客之实。这种“轻接触”更像是前期积累用户的一个切入点,使连咖啡从“跑腿”升级到自建品牌。
立足商业竞争新维度
一些行业新入者用服务、用补贴、用导流,用各种侧翼包围的手段,“打劫”行业固有利益方。连咖啡打劫星巴克是用外卖服务,其创始人王涛承认连咖啡就是在做咖啡代购,只不过在星巴克购买咖啡时并不享有任何便利条件,也没有其他优惠的折扣。其实,星巴克对连咖啡的这种行为,即便提防但也无法阻止,只能眼睁睁地“遭劫”。
再观其他行业,滴滴打车是用补贴形式搞定了出租车行业,直到专车业务推出时,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才知道自己被“打劫”。美丽说则是用导流的方式寄生在淘宝上,直到导流交易额达到数十亿时,淘宝才惊醒进而封杀,但这时的美丽说已经可以自建电商平台了。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竞争,已经进化到了一个新的维度,“打劫”与“反打劫”,是魔与道的不断斗法。而商业就是如此精彩。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