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3日,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表彰工作在京启动。这是经中央批准、我国设立的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方面的政府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模范集体和个人。
据了解,该奖项主要表彰和奖励在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和实际工作中,对生态文明创建实践、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先进集体的主要评选对象是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组织,先进个人的评选对象为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线工作者,包括科技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社会组织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工人、农民、公务员、军人等。按计划,“中国生态文明奖”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首届表彰名额拟设先进集体奖20个,先进个人奖30名。
据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开展“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表彰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公约数,增强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向心力和感召力。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激发各地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推进各地各级、各行各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有力抓手和工作动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今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6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有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吹风会上,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生态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要把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源头转变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
(宗 轩)
链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土地管理是重要环节
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助理张晓玲说,未来土地管理有三方面重点: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间规划体系。二是守住耕地红线。三是强调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今后如果有合适的制度和政策,可以释放出很多土地资源。
张晓玲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休闲业等都涉及土地,未来的供地政策、土地利用政策会有非常大的改变,不会是全国一刀切,会从区域、产业各方面体现差别化。此外,在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土地制度体系非常重要,未来也面临着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土地利用标准的完善,以及降低地耗,完善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