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6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鲁供:品牌当家 品控躬行

□ 本报记者 白京京

消费者在鲁供专营店挑选产品。
鲁供的小国光苹果种植基地。

 

编者按:

    成立于2010年的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现有5家控股子公司、15家参股专业合作社及156家联盟企业。以“鲁供”为核心品牌,以全省供销网络为依托,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打造着从田间地头到超市餐桌的全产业链,2014年度销售收入4.2亿元。“鲁供”的今天离不开其在品控体系上的建设管理,离不开其对味道的还原,用高标准严要求演绎着“不是每个农产品都叫‘鲁供’”的承诺。

    “山东好客,鲁供传情——鲁供绿叶馒头充氮技术众筹,使其走出汶上、走出济南、走出北京,走进千家万户!”在众筹网已成功收官的项目列表里,15天内赢得104%的成功率、带有供销社醒目标识的“鲁供馒头”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尝试以充氮技术保鲜馒头,是项目发起方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在品质探索领域的点滴呈现。“在山东,我们要做最好的农产品。”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平告诉记者。

    用味道拽住消费者的心

    当前,困扰农产品安全的核心问题仍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利益驱动下,生产者往往会不计安全的成本,忽略产品投入品的节制使用,使得资源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影响高端产品的生产;同时,品牌缺失成为质量难以保证的重要因素,生产者品牌意识的淡薄极容易导致其将利益排在质量前位;另外,小规模经营使得经营主体自身无法对接大市场,也无法获知大市场对产品的一些具体要求,在市场竞争力上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山东省供销社创建这个公司的目的,就是要把目前农产品乱、繁、小以及销售难这几个问题解决好。”刘平表示,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力图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打造“鲁供”这一品牌,强化自身对系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经营主体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认知。

    “鲁供”专注于核心诉求,建立属于自己的品控体系,“实际上我们研究品控,是从我们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心理来出发:为什么买‘鲁供’,为什么‘鲁供’更好吃。”刘平介绍,“鲁供”讲究还原和适度,选取好山好水好地方,还原原始的种养殖方式,“通过自有品控体系的管理建设,我们是在做精产品的味道,是味道拽住了消费者的心”。 “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这个品牌,通过创建、锻造品牌,让‘鲁供’代表的是高标准和安全,这是我们的核心。”刘平强调。

    不符合规定的坚决剔除出品牌

    “不是所有农产品都能叫‘鲁供’。”谈及“鲁供”授权,刘平告诉记者,目前通过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公司渠道销售的山东省农产品品牌繁多,根据消费评价及“鲁供”标准的把关,优中选优地进行“鲁供”授权。截至目前,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已对970个系统内基地进行筛选,选取了沂源鲁供韭菜生产基地、莒县鲁供富硒花生基地等23处“鲁供”标准化生产基地。刘平表示:“我们现在正在完善‘鲁供’标准,依照品控体系每年严格检测,不符合规定的坚决剔除出品牌。”

    “鲁供”标准以产品现有国家标准为基础,聘请中国农科院、济南果品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在整个生产操作流程中进行培训指导,同时带动当地有实践经验的农民参与,在全程系列化服务中梳理出能够落地的“鲁供”标准。据刘平介绍,被授予鲁供品牌的基地就意味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标准化基地,目前除了23处按照品控体系锻造完成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系统内还有一部分正按照“鲁供”标准在做,将分级进入“鲁供”体系。

    “鲁供”品控体系目前主要应用于生鲜类农产品,通过建立各品类的生产操作规程,结合基地的打造和不同的产品要求,再进行配套的质量追溯体系。“目前,‘鲁供’产品都有“追溯宝”以作为整个产业链在消费终端的最后呈现。消费者通过扫描追溯宝标签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追溯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将产地、责任人、用药量、喷水时间等信息化地呈现出来。同时,在我们的O2O购物体验店,通过追溯宝扫描还可以看到基地的监控实况。”刘平表示,追溯宝实现的是消费者对产品和企业的初步认知,“这是一种态度,保护消费者的同时也提高企业自身。”

    而对于品控体系的具体执行,刘平强调,在总部的品控管理上,对合作基地每月、每季度均进行考核监督。建立每一个产品、批次、基地的档案管理,详细记载生产全过程。在品控管理部门的细化职责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进行统一的协调调度,同时对质量进行追踪。在操作规程上,用严格的奖惩和对质量工作的防范来把控农产品的质量。

    做引领行业的大品牌

    “必须是科学引领、结合实践,才能够得到标准化的要求。”在果品领域经历颇丰的刘平表示,“有品牌,质量才更有保障,‘鲁供’就是要在行业内做有大意义的品牌”。

    刘平以小国光苹果这一濒临绝种的产品为例,“之前分散的生产状态和无节制的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小国光质量不好、产量也低,不被市场认可。出于保护性,我们在莒县投入了500亩小国光生产基地。聘请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农科院的专家进行实地调研,对其生产周期进行了1年的追踪并进行相应调整,实行规范管理、科学用肥。”刘平介绍,通过“鲁供”3年的努力,使小国光的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000斤左右达到现在亩产5000斤左右,单价也由1.5元/斤就地销售变为3.5元/斤并走入更大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使小国光成了我们‘鲁供’品牌旗下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产品。”刘平对此颇感欣慰。

    以“鲁供”品牌为主导,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致力于做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头雁”,刘平对此有着精细的设想和规划——品控的管理应该向着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范围上,目前‘鲁供’涵盖的基地还不够多,在示范引领的基础上应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在‘鲁供’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下更向高标准靠拢;深度上,把我们的‘鲁供’标准向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行业标准,尤其是‘小国光’一类的特殊品种,使行业内能够获知更多关于标准建设上的要求”。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