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有梦想,就有实现的那一天
“我爱供销社”供销社基层职工风采展示微信互动活动正在进行

百特汇公司会议室。
魏姝姝接受媒体采访。
魏姝姝在基层考察网点。
村民通过“乡村淘”购物。
百特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大楼。

 

    大家好,我叫魏姝姝,现在是衢州百特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乡村淘项目的运营总监。从2010年大三的时候我有幸进入到了阿里巴巴实习工作,深深被电商公司的激情、轻松的氛围所吸引。所谓“选对行,嫁对郎”,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

    2013年的时候,在杭州听说了家乡衢州现在正处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期,本着回家乡发展的念头,我加入了衢州百特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家专业做农产品电商的公司。公司秉持的“抱团发展、集约管理、电商换市、电商富农”的理念深深打动了我,我希望能通过电商的模式将我们衢州的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很幸运,去年9月份在各界领导的关怀下,百特汇创立了“乡村淘”——新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的平台。记得当时我把工作状态发在朋友圈里,说现在在做农村电子商务,很多小伙伴都给我回复说“做电子商务很不错”,让我觉得我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确,“乡村淘”项目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电子商务为农民提供网络代购、农产品代售、物流配送、电子金融、预约预订、惠民咨询等服务,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同时,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很多人也曾问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你们遇到过哪些困难?我想说,困难重重。就农村来说信息比较落后,交通也不方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首要解决的就是物流问题。此外,村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根深蒂固的思维很难转变。

    我们项目刚开始做的时候,去农村布服务点。当时我们选择的是一家小超市,白天的时候门口很热闹,还有小菜市场,人流量很大,非常符合我们的选点要求。但是,我们选点的小伙伴去跟店主交流的时候,店主对我们是拒绝的。一听到电子商务,他很排斥,连我们说的话都不愿意听完,就赶我们走。店主夫妻年纪都接近60岁了,觉得开个小店、打打麻将的生活很惬意,不愿意再去接受新事物。但是,我们是不会轻言放弃的。之后我们每隔几天就去拜访一下,也不直接聊项目,就是跟他闲聊,并适时地说一些电子商务的好处。慢慢地,他们也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了,愿意试着做做看。当时去布点的时候,需要给他注册账号,办理银行卡。如果村民需要代购商品或者订票的话,需要先从他银行卡里扣除。当时他就在卡里存了100块钱,我们培训的小伙伴告诉他,100块钱村民充个话费就没有了,建议他多存点,他还是不相信我们。结果,当天回去,村民通过他的服务站想要购买一双鞋子要100多块,钱不够了,急得打电话给我们。第二天,店主自己骑车去银行存了3000块钱。

    现在,他每个月业绩都上万元,去年年货节的时候业绩高达3万元。他每次看到我们都笑眯眯的,前段时间还打电话给我,说这个项目真是好呀,为村民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实现了增收。

    确实,在“乡村淘”发生的很多故事让我感动。我坚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即使是顽石,我们也要把他感化。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作为供销新青年,我觉得我们应该秉承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创新,发挥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经营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优势,构建各地农产品资源流通的一张大网络,来真正实现为农服务!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