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端午茶话

□ 韩星海

 

    在我国重大节庆活动中,历史悠久的端午节带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反映了民众自古就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这也是端午节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一天,人们悬挂艾草,佩戴彩丝,饮菖蒲雄黄酒,吃着粽子、竞赛龙舟、以茶祭祀等形式,把很多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至于品茶论道,也源于屈原在《楚辞﹒九思﹒伤时》辞句:“堇荼茂兮扶疏,蘅芷雕兮莹嫇 ”。

    譬如每到端午节临近,福建闽北光泽县山野深处到处有人采中草药,城乡圩场上也到处有人叫卖中草药,许多人家都会在这时间备好家中常用的中草药,这就是当地有名的端午“备节茶”风俗。人们习惯在每年端午节前后备好家中一年所需的常用中草药,有“前七后三”之说。即端午节前七天,后三天为备药最好的时间。民间传说这段时间是天上药王菩萨的生日,药王菩萨会撒药力在百草上,采的草药最有药效。但从科学角度来讲,因为药草到了这时间生长比较成熟,药效比较好。这里人们注重口彩,讲吃药不吉利,所以隐喻讲药为茶,吃药叫吃茶,所以端午节备草药叫备节茶。特别是说端午节这天百草都是药,药效最好,人们在这天会放下活计早早上山去采药草,中午回来将许多种常见病的药草合在一起炖喝,叫吃“午时茶”或“罗嗦茶”。说是这时间喝后发生药效,身体强壮,一年百病不生。

    在此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萧放认为,从端午依傍的夏至节令习俗看,早期的月令时代,人们认为自然节令日是阴阳变动的关键日,也是人们精神紧张的时日,因此小心避忌,谨慎过关,是当时人的节日心态。人们以静态保护为主。《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人们为了“驱邪”,端午又引伸出了采百药、踏百草等活动。民俗认为午日午时,太阳最烈,此时百草都是药。端午采药的传统在民间历代相传,近代湖北英山还有:“日午,採百草以为药物。”由此可见,“斗百草”、“采杂药”等活动是属于端午的习俗。在茶农之家,采茶加工茶叶也不例外。

    端午过后为夏至,约半月之后,骄阳似火的“三伏”天就要到来。人走草木中,防暑降温的绿茶至关重要。我们以饮绿茶为佳,可冲泡绿芽叶片用来清热解暑。但在冲泡绿茶时需要茶艺技巧,应直接用90℃开水冲泡。高档绿茶和细嫩的名茶,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沤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在众多绿茶饮品中,陕南绿茶最佳,原生态,纯天然,无污染,富含锌硒,是较好的防暑降温饮品。

    我国地大物博,也是茶的故乡和世界茶树原产地,到处都可以看到碧绿的茶园,种茶、加工和卖茶的场景不时浮现。人们喝茶,喝的是日月沐浴之下、山泉滋养之中、一年四季流动着的自然清新之气,喝的是大自然所孕育的精华。喝茶的过程,就是让我们跟随这种草木之性,真正将自己还原到自然之中的过程,达到心静如禅,享受到一个难得的幸福时光。在此闲话饮茶,以表心志——

    酷暑话养生,实话告诉您:面对生活笑,容颜永不凋;以茶结良缘,心态不衰老;睦邻团结好,快乐无烦恼;记性别变差,多饮几杯茶;天下爱茶人,品茗来论道;不唯名和利,心态要平和;践行茶之道,精行俭德风;珍惜每一天,人生有价值;清静雅和美,同圆中国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