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永,字大镛,号灵南子,生于安徽灵璧县,先后结业于河南省书法函授院,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曾得到沈鹏、王友谊、刘正成、刘文华、周俊杰、汪永江等名家面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宿州市青年书画协会副主席,灵璧县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与《中国画家·艺周刊》执行主编孙强先生参与创办七雅轩茶艺馆,从此与茶结缘,也从此爱上了喝茶品茶收茶的嗜好。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有:全国首届篆书展、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行草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篆刻展、“三苏奖”全国书法篆刻展、“孙过庭奖”行草书全国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高恒杯书法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展、首届芮城永乐宫杯全国书画展、第四届芮城永乐宫杯全国书画展、乌海杯国际书法展、乌海杯全国书法展等。
岁暮 天寒少出户
岁暮,天寒少出户,读松年《颐园论画》有云“天地以气造物,无心而成形体。人之作画,亦如天地以气造物。人则有学力而来,非到纯粹以精,不能如造物之无心而成形体也。以笔墨运气力,以气力驱笔墨,以笔墨生精彩。”其将中国画归之于“道”于“气”。诚然,古人之言不谬矣。
余喜读老子五千言,其中于“道”之论亦合书法之理,故知中国书法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基于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不独于道于“儒”于“释”亦然,宗白华先生曾云:“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凜天地之气而生,与石涛“一画”之论同,因此六法中首推“气韵生动”绘画技巧技法可学而气与韵半自天生半自养成。
午后阳光入窗,室内如春,薰沉香一炉,御香茗一壶,取老纸一张展与案上,抽笔一管,以“松”“涩”之笔勾整幅山川大概。初未成形,了无定势,气之所至,层层积染,调整反复。或有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之境,已忘笔墨,不拘于形。略施极淡之色,自然水墨为主。虽不刻意索求,亦无忘下之笔。忽而山川之浑厚,草木之华滋,烟云之飘渺皆出腕底。由心造境以气写形,则苍茫厚重之气自然得之纸上,笔下之山川远去真山川,纸上之烟云亦非真烟云,惟余舟中钓叟,或可闻鱼歌之音。
适其时所养水仙一盆,恰花初放,一缕幽香悄然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