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7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生态农业与农业国际化的模式创新’”分论坛上,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认为,“现在只要中国一买某类粮食,世界市场上的这类粮食价格就可能往上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业走出去,利用国外的农业资源满足中国的粮食需求大有可为。”
陈章良认为,中国粮食安全亟需中国农业走出去谋发展。
“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的粮食安全影响着世界的粮食安全。”美国农业部前首席科学家罗杰·比奇认为,“农业国际化合作可以让中国更好地分享全球先进农业技术成果,同时,中国也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生态农业技术帮助世界其他地区发展农业。”
“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国际化合作需要中国与欧盟发挥更大作用。”欧洲生物技术联盟主席马克·范·蒙塔古认为,“随着全球人口增加,粮食问题依然是各国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因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效应,正极大地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走出去受到歧视或者受到压力,也是正常的。”陈章良提醒道,“中国农业要入乡随俗、适应水土,能不能把所在国当地的农民带动起来,包括让他们富起来,市场大家共同分享,这点决定走出去的中国农业发展的好坏。”
陈章良强调,中国农业走出去,未来有三方面工作要完善:一是政府有政策,二是企业有贷款,三是东道国的信息畅通。”
(杨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