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7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拓展渠道 打通“最后一公里”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建设
□ 富晓宇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力度,在原有物理网点的基础上,以电子渠道为重要手段,以助农服务点、流动银行服务车为补充,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立体化的渠道服务体系,千方百计扩大服务的可得性,将服务渠道延伸至农民的脚下,拓展至农民的手中,实现了市、县、乡(镇)、村(屯)网点渠道全覆盖,打通了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在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助农服务点”真惠农

    打造农民家门口的“专属银行”

    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马家油坊村村民王老汉走进自家附近的小卖店,刷了吉卡、签了字,取了300元钱。“还好有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助农服务点,这回方便多了,足不出村,就可办理基本银行业务,再也不会因为小额取现、缴存话费等小业务,就急匆匆地赶到镇上,中午饭都来不及吃,就得马不停蹄地往回赶。费时不说,来回路费就得20多元。”王老汉欣喜地说。

    王老汉口中的“助农服务点”,是指2012年至今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率先开展的“四个一工程”建设,即一个小卖店、一部电话机、一台POS机、一个销售员(小卖店店主),具备小额取现、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缴存话费等功能,让居住在金融空白村屯的农民百姓也能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是吉林省农信社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举措。

    截至2015年5月末,吉林农信共布设助农服务点5792个。年初至今,助农服务点交易笔数21万笔、金额8068万元。

    “流动银行服务车”真给力

    打造农村集市里的“移动柜台”

    在蛟河、农安、梨树等县(市、区)赶集的农民商户非常高兴,买卖收入的现金再也不用随身携带了,因为有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流动银行服务车”常伴左右,有效满足了其对金融服务的即时需要。

    “流动银行服务车”是指将银行业务浓缩到一辆特制的、安防严密的汽车中,运用先进的3G无线网络技术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流动式金融服务,如同一个“移动银行”,可以为城镇社区、偏远山区、农村集市等提供“零距离”的上门服务。在物理网点遭遇突发性事故时,还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手段,保证业务正常运转。自2014年3月5日在蛟河农商行试点运行以来,社会反响良好。

    “智慧农村手机支付”真智能

    打造农民手中的掌上银行

    2013年6月22日,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联合联通公司、中国银联分公司共同推出的“智慧农村手机支付”项目在试点集安市联社正式启动。

    该项目通过智能手机中加载手机支付功能及手机银联客户端,实现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票务购买、酒店预订、充值缴费等多种业务需求,缓解了农村支付渠道的薄弱问题,获得2013年人民银行总行技术创新突出贡献奖。

    截至2014年末,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已发展“智慧农村手机支付”用户1万7000余户,交易笔数近2万笔,金额1245.1万元。

    “联银快付”真快捷

    打通农村商贸流通的“快速路”

    吉林省联社与人民银行、中国银联共同研发推出全国首创的支付型创新产品——“联银快付”业务,主要面向广大农民、收储加工企业、经纪人而开发,该业务具有操作简便、实时到账、方便灵活、7×24小时不间断、安全可靠五大特点,自2014年5月一经试点推出,便受到广大粮食收购企业、经纪人和农户的热烈追捧和一致好评。

    通榆县农产品天意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主营杂粮杂豆、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各省市。以往涉及他行转账业务,需要打车往返白城市,费时费事。开办“联银快付”业务后,直接完成转账,实现了买卖双方的“即时互通”。

    “联银快付”业务运行一年来,已在吉林省45个县市开通推广,布放结算终端5257台,为农村市场办理支付业务31.66万笔,交易金额达410亿元,有效规避了大额现金流转中伪钞、盗抢的风险,改善了农村金融支付环境,畅通了商贸流通渠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